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随着省委、省政府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高度重视,农村很多地方已经饮上了自来水。但随着城乡工业、农业的迅猛发展,生活废水的乱排乱放,在农村饮用水源遭到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情况下,目前主要由一些小型的、分散的私营水厂供水的现状无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一、私营水厂设备落后,净化能力差。许多地方农村水厂已承包、改制或转包给个人,这些水厂规模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很多设备还是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农村改水时留下的。给水管材多为水泥管和需淘汰的硬聚氯乙烯塑料管,使用年限也都超过了二十年。供水管线为树枝状,没有互联成网,一遇故障就造成一片停水。管道沉降变形、支管拉接,闸阀损坏、配件生锈、管网老化,造成严重渗漏和污染。没有成熟有效的消毒技术,相当数量的村级水厂还是采用直供水方式。 二、利益驱使,私营水厂不愿过多投入。为了降低成本,很多水厂的制水池不能按时清洗,排污不及时,漂白粉、液氯等常规净化药物投放量不足,更有个别水厂企业主不使用任何净化剂,这是造成出厂水细菌、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的原因之一。同时现有的私人水厂企业主对自来水的处理工艺,根本无法使水得到进一步净化,如果源水是黑色有臭味,那么自来水也是黑色的,也有臭味。 三、落后的设备造成渗漏大,导致供水成本高,水费收缴难。 四、管理有问题。由于镇、村水厂投入少,为了节约开支,有的镇村干部兼任水厂厂长。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供水规模小、净水成本高、水费收缴难等问题又使镇、村水厂管理水平处于落后状态。承包给个人的水厂,更易使监管失控,纠纷和卫生事故频发。调查中发现个别政府水环境管理部门对村级水厂的水源状况、供水方式都不甚了解,其监管成效令人怀疑。 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是农民饮食卫生、身体健康的前提和保证。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政府必须承担起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责任。 建议: 彻底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唯一出路,就是走城市区域供水道路,由各地自来水公司为主承担农村供水任务,让农民和城市人一样喝上真正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 1、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步骤推进,首先解决乡镇集中供水。村级集中供水宜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在完成农民集中居住后解决。 2、对一些水源差、供水达不到要求的农村水厂应逐步关停并转,并对这些水厂的前期投资进行合理评估,给以一定的经济补偿,解决好利益纠纷问题。 3、应重视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由各级政府、村委会、自来水公司按一定比例投入专项资金改造不符合要求的供水管网。 4、要加大对"有偿用水,自觉缴费"的宣传力度。同时对生活确实困难的家庭政府给以适当的水费补助。 5、加强与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有关工程的沟通和协调配合。如,改水应和改厕结合,保护水源地应和取缔水源地围网养殖、清淤截污、防治农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工作有机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