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近年来,家教风盛行已经弥漫整个社会。过去是大城市家教多,现在农村学校由于学生减负、节假日不给补课,老师也开始涉足有偿家教了。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地学生有80%以上都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家教。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早已有之,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门增加了"抵制有偿家教"一条。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偿家教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只不过从公开转入了"地下"。当前,有偿家教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整体教学水平、损毁教师形象。有的老师在家里挂上黑板上课很起劲,课堂上却没有热情;有的老师课堂上讲一半,辅导班上再讲另一半,迫使学生接受有偿家教。 家长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错,请家教补习,是家长、学生对教育多样化需求的表现,也无可厚非,只是这种需求应向市场去寻找。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培育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机构,鼓励退休老师发挥余热,让在职教师从有偿家教中脱身,将更多精力花在如何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和为学生答疑解惑上。还应该看到,导致有偿家教屡禁不止甚至变本加厉,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根源在于"唯分数论"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要遏制有偿家教,必须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否则任何立法和禁令都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1、制定政策,严格控制在职教师有偿家教。据了解,很多地方出台了禁止教师有偿家教的规定,但没能很好的执行,力度不够,狠劲不足,风声大、雨点小,没有动真的。建议,出台新规定,对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一经查实,将由所在学校予以通报批评。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退回违规所得,取消年终评优评先和晋职晋级资格;年终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给予待岗处理,在单位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学校对有偿家教行为管理不力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批评教育,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的资格,综合督导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造成严重影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2、开展教师末尾淘汰制。要从严考评,不打和牌,制定具体的考评方案和细则,要有可操作性。建议,分4方面考核,一是所教科目考试成绩,对老师所教科目实行统考,看班级平均分;二是家长和学生对老师测评分;三是学校教工测评分;四是班级学生在各类竞赛、比赛中获得名次的给予加分等,按照3%的比例实行淘汰制。被淘汰的老师待岗一年,第二年继续被淘汰的,将开除教师资格。 3、提高老师的待遇。不少地方教师系统已经实行了绩效考核,如南京市的教师工资涨了近一倍,甚至高于公务员的待遇,但有偿家教风好像仍未见缓和。大家也在议论,教师工资涨那么多,家教该少了,事实并不是这样。 4、加强教师道德教育。从职业道德上讲,因为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也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广泛的事业。因此,全社会密切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远比对其他行业要求更高。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接受教师道德的约束。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的不仅是未成年人,甚至也影响社会对整个教育的评价。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并非知识的贩卖者。有偿家教使教育变味为功利化、商业化,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相悖的。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定道德教育计划,讨论学习,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5、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学校要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要设立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及时处理信访举报。教育部门要成立专项督查组,接受举报,并认真查处,一查到底,决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