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这是盐城第一次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区域,为盐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根据国家战略规划的要求,盐城市提出对未来10年的发展定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设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二是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三是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四是建设东部沿海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地。 一、盐城沿海开发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在江苏沿海连盐通三市中,沿海开发各具特色和优势,但盐城的发展空间和开发潜力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一)资源禀赋优越。盐城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最多的宜港岸线、最丰的能源资源、最深的开发腹地。境内海岸线长达582公里,占江苏全省的56%;沿海滩涂总面积683万亩,占全省的67%,射阳河口以南地段每年还在以2万多亩的速度向大海淤长,是江苏沿海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土地后备资源;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宜港岸线102.4公里,是江苏沿海水深条件最好的岸段之一;海洋资源富集,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达800亿立方米,为中国东部沿海陆上最大的油气田。沿海具备20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的建设条件和承载能力,沿海滩涂和海上风电场开发潜力占全省70%以上。 (二)对外交通便捷。盐城是江苏唯一、全国第十家同时拥有海、空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盐城作为一座新纳入长三角的城市,境内到上海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北京的航班"天天飞"。新开通了香港航线,大丰港具备与台湾直航的资格和条件。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盐城机场开通了直达韩国首尔的空中航班,全市已基本形成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进入"海阔天空"的新时代,长期制约沿海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基本解决。 (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盐城农业基础厚实,是江苏省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上海和苏南最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工业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全市已形成汽车、纺织、装备制造、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和风电、环保、农副产品加工、物流、造船、太阳能光伏等六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配套能力。汽车产业是盐城工业发展的最大亮点,目前已形成28万辆乘用车、1万辆客车、5000辆专用车以及4万台大中型拖拉机的年生产能力。国内最大容量、江苏首台3兆瓦风电机组在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批量下线,盐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设备产业基地之一。 二、大力扶持盐城沿海开发的建议 (一)建议制定针对性、鼓励性强的政策措施。 对盐城市的重点产业布局、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大力支持。帮助争取在符合条件的地区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在经济区与行政区关系以及土地规划修编等方面给予一定权限。积极制定政策,赋予盐城沿海开发以优惠的政策条件,将适合在沿海发展的产业,比如新能源、重型装备、港口物流、海洋制药以及海洋渔业、海产品加工等,作为省重点扶持产业,享受省财政在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引导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安排用地指标、专项贷款等方面向盐城倾斜;选择发展潜力大、发展条件好的临海工业集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将发展优势明显的临港物流产业园区,升格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中区;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港口、码头、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岸线、土地、滩涂等资源开发,参与仓储物流、生产制造、对外贸易;尽快形成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激励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二)全力提升盐城沿海开发载体功能。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在江苏沿海三市中,只有盐城没有国家级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盐城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全省唯一的韩资工业园,工业销售、税收收入、利用外资、出口额等主要指标已经具备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条件。大丰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现已开通至韩国仁川港、釜山港、日本门司港、博多港和大丰港经上海至欧美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至日本、俄罗斯的杂货航线,尤其是与日韩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大丰港还是国家确定的对台直航的港口。建议大力支持盐城经济开发区申创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支持设立出口加工区,同时支持大丰市沿海经济区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盐城市沿海五县(市)都设有沿海经济区,但只有大丰港经济区为省级开发区,建议支持将东台、射阳、滨海、响水等四个沿海经济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三)大力支持盐城能源基地建设。 当前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势不可挡。国内风电产业过热、过剩,只是低端的风电设备,而不是风电行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国家将出台的《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都将盐城定位为长三角能源基地,建议有关部门支持盐城新能源基地建设,建议在风电产业发展上不搞"一刀切",在盐城能源项目布点、核准、建设等方面,相关部门给予支持,促进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