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数字电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而诞生的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新生事物,由于它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又涉及到千家万户,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网络热议的话题之一。提到数字电视,老百姓褒贬不一,各方面反映都比较强烈,现将本人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经筛选、分析和归纳如下。 一、在实施数字电视转换中的社会负面反映 1.有关部门对机顶盒实行垄断经营,机顶盒价格太贵。如常州每户在开户时只免费配发一只机顶盒,只能保证一台电视机的收视。而现在一般每户家庭的电视机都在3台左右,如果其它电视机也要接收数字电视信号,机顶盒价格昂贵又买不起。 2.数字电视包括机顶盒的维修点太少,维修力量不足,疲于应付,个别维修人员态度较差。 3.由于市民对目前电视节目的选择不大,需求不多,加上对数字电视的了解不够,相比过去的模拟电视,市民只看到数字电视月租费的增加,并不真正了解实施数字电视后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好处,所以负面的声音不少。 4. 租房的农民工们意见很大。原来模拟电视可由房东开通,可接几台电视,一台电视一个月只交几块钱,现在不仅一个月要交二十几元,而且每台电视还要购买520元的机顶盒,这样,外来务工人员承受不起这笔费用。装了机顶盒的受访者中,有90%以上表示无意缴费开通那些付费节目频道。农民工的娱乐活动、文化信息来源主要靠看电视,现在由于数字电视的费用比较贵,把大部分农民工挡在数字电视的门外。 二、有关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化阻力为动力。实施数字电视转换过程中的阻力,很大部分来自广大老百姓对数字电视这一新事物的未认知与不了解。应当通过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和演示数字电视知识,让老百姓了解数字电视,支持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尽快掌握数字电视使用功能,并从数字电视的使用中得到乐趣。 2.积极组织和推进数字电视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数字电视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对于数字电视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政府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应在面上宣传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老一小",即老年人和少年儿童。老年人接受能力慢,但对电视信赖程度高,可以利用老年大学、社区大学、社区宣传栏等载体进行宣传普及和演示。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数字电视使用的一般常识,增加他们熟悉数字电视功能、便利生活健康和文化享受的兴趣,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乐趣。让数字电视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少年儿童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可以成为社会面普及数字电视知识的一支义务力量。 3.加强数字电视线路设备维修、信号维护工作。一要成立精干、专业的维护队伍,对电视信号加强日常维护检测,特别是重视老小区的进户线路改造,优化电视线路,提升网络质量,增加电视信号接收的清晰度;二要加强数字电视包括机顶盒的维修,增加维修点或组织上门维修服务。做到随到随修,明码标价,保证质量,让用户满意。 4.兼顾低收入和新市民群体,做到逐步转换,稳步推进。数字电视的收视,对弱势群体来说,不应成为奢侈的消费。虽然不前不少地区在数字电视普及转换过程中出台了对"低保户"的优惠政策,但同时还应兼顾到我省部分低收入和城市外来新市民的利益。一方面向他们优惠提供价廉实用的机顶盒;另一方面在保留过渡期部分模拟电视节目基础上,尽量满足他们关注了解国家、省和我市新闻时政的需求。建议政府部门重视农民工对数字电视的看法,采取一些优惠政策,使大部分农民工能看上数字电视,以丰富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 5.降低机顶盒价格,使其价格符合市场规律。从群众接受程度出发,建议机顶盒价格由一家垄断改为实行市场运作,在坚持监管、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价格放开,型号多样,各取所需,不但能大大降低机顶盒售价,而且能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收视消费需求。 6.转化过程中,增加对每户家庭送机顶盒的数量。现在一般多家庭都有3台左右的电视机。转换过程中,作为被转换方的家庭用户,每户仅送一台机顶盒,不合情理。现在一些家庭为了方便收视,将不得不花很多钱购买机顶盒,但更多的家庭舍不得多买机顶盒,这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很不合拍。 7.为群众着想,鼓励电视生产厂家将机顶盒内置。要切实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鼓励电视机生产厂家生产内置机顶盒的电视机,为(普通电视用户)最终消灭机顶盒而努力。因为网络电视的业务发展,应将扩大用户覆盖面和扩大收费节目覆盖面为方向,而不应将卖机顶盒作为经济增长点。 8.节假日开通付费电视和降低付费电视收费标准。建议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开通付费电视的免费收视。即为群众过节着想,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收费节目的覆盖面。 9.降低收费节目费用。付费电视节目是一种资源,不用是浪费,用得少也是浪费,与其在较高门槛上开通率不足,还不如进一步降低费用,"薄利多销",刺激消费,反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