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大气环境的根本途径,正成为世界社会经济变革的潮流。目前,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议案》已经获得参议院通过,美国已开始了用新能源开发低碳经济时代。我国于2009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而且,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将会很快出台。 长期来看:一方面,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2009年以来,美国已多次公开要求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全球减排体系中,目标直指中国,我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建立市场化减排体系也只是时间问题,当前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更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于我省来说,应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在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把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从低碳城市建设入手推动产业升级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 建议: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严控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 1、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这个问题变得由为迫切。特别是经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考验后,下一步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应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针对我省经济的发展,现在起即应未雨绸缪,研究应对预案,对低能耗、低排放的所谓低碳经济项目要优先发展。相反,对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要提高门槛,加以限制。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外包业、第三产业、低碳农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等等产业、产品,严控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 2、加快建立低碳经济模式的考评机制。低碳经济社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因此,我市未来经济模式考评机制应当以消耗资源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为考核的出发点。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同时,考评机制还要有利于大力培育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并形成规模,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抢占制高点。 3、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手段来实现严控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贷款。所谓"绿色信贷",指的是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现时"两高"企业的资金多半来源于银行贷款。如果能直接或间接"斩断"其资金链条,将大大增加它们的融资成本,其效果不亚于对"两高"企业开征间接污染税。可以说,与"关停并转"和"区域限批"等行政性手段相比,它既惩罚了污染企业,有效限制了企业的污染行为,又不至于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4、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二是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二、大力发展建筑节能 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能耗总量的28%,这一比重未来20年内有可能达到3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建筑能耗将会持续增加。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对于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我省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2009年12月实施的《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规定,在建筑中强制使用新型建筑外墙、墙顶保温材料,采用节能环保玻璃。规划和建设部门要坚持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从建筑项目的立项审批到建筑设计、建筑保温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玻璃的采用等各方面都严把节能环保关,验收达不到标准的不准上市。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更要优先达标、率先改造。加大建筑节能的执法力度,加快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从政策上扶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并给予适当的补贴。 三、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 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政府机关当表率,适当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提倡节能减排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如减少会议,减少会议打印分发的文件材料;除特殊需要外,路灯都采用节能灯照明;提倡简单而节俭的生活习惯,反对"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戒除"一次性消费"嗜好,如反对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等,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号召全省人民响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七项小建议:例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在午休和下班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少用空调,多吹风扇;自备水壶,少喝瓶装水;尽可能回收废弃物,做好垃圾分类;洗澡时用淋浴方式,并使用节水型浴头;多用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传真机。可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语编成顺口溜等,易记又有趣味,便于群众传播,提高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