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政策,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保障,有力地推进了民营医院的发展。宿迁市从2000年实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对135家公立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并先后新建民营医院69所,民营医疗资产由1999年底的0.06亿元增加到2009年底的21.55亿元,拓展了卫生事业发展的筹资渠道,筹集更多的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同时激活了医疗市场,促进了医疗市场的有序竞争,有效地缓减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民营医院筹资快捷、经营机制灵活,有其自身的发展优势。 然而,现阶段民营医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实力不强,无论在数量、规模、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在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宿迁市民营医院作为群众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与周边其他地区的提供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建设投入方面,依靠自身力量成长起来的民营医院存在资金不足的困难,加之种种原因,民办医院贷款也较为困难,影响仪器设备的投入,资金不足制约医院的后续发展。宿迁2009年民营医院增加建设投入1.32亿元,而徐州1.4亿元,盐城3.13亿元,淮安1.35亿元,连云港2.14亿元,都比宿迁投入多。在医疗机构数量方面。宿迁的医疗机构总数和级别在全省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只有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18所,乡镇医院111所,其他一级医院74所,远少于周边地区。在人才队伍方面,民营医院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可以为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工资待遇,可根据人才自身情况设置需要的科室项目,但受职称评定、学术交流、培训等问题影响,民营医院很难留住人才,医护人员短缺现象在民营医院比较常见,一些应届毕业生通常选择国有医院,而不愿到民营医院工作,民营医院出现人才断档。2009年底,宿迁市千人拥有卫技人员2.33人,而徐州4.16人,盐城3.12人,淮安3.41人,连云港3.49人。在医疗技术方面,虽然民营医院具有一些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但是民营医院为规模不大,与公立医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民营医院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很难在技术上有很大突破。 2000年以来,针对民营医院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宿迁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予以规范和扶持,并在卫生部门成立医疗投资管理中心,加大对政府投入民营医疗机构资金的管理。目前,正在起草《宿迁市医疗卫生事业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分入股方式、租赁方式、托管方式、拆借形式四类予以分类加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为此,建议加大对宿迁市民营医院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对股份制医院、政府参股医院、民营医院的投资,所投资金作为政府股份进行管理。同时,尽快制订出扶持民营医院特别是对政府改制医院的有关政策和办法,尽快消除政策上的歧视、政治上待遇不公平等现象,推动民办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