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海外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展华文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加大投入,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09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且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据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底,全球学习汉语的华裔新生代和外国人将达1亿人,海外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我省的世界知名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努力,我省在海外华文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各类夏(冬)令营以及建立华文教育基地、派遣志愿者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广泛好评。但面对海外日益庞大的华文学习群体,我省华文教育工作还面临着华文教师师资短缺、队伍不稳,华文教材单一、专项经费不足等突出问题。我们认为,应发挥江苏教育大省优势,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大力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加强对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借鉴福建、浙江等兄弟省的经验,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我省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组织协调机构。省教育部门制定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侨务部门发挥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与海外侨团、华文学校的联系,掌握海外华文学校的具体需求,配合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外事部门做好志愿者签证等服务工作;高校建立起海外华文教育师资人才库,将志愿者的资料入库,发挥其后备军的作用,并根据海外对华文教育的不同需求,负责华文教育志愿者招募、师资培训等工作。   二要将江苏籍华侨青少年纳入我省义务教育的对象。《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海外华侨青少年是具有中国国籍的青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议政府充分利用我省教育资源优势,依托高校对江苏籍华侨学龄儿童、青少年进行学历教育;依托高校建立华文教学网,开展24小时全天候网上远程海外华文教学与答疑。   三要加强编辑海外华文教材的针对性。建议由省财政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华文教材的编辑出版和捐赠海外华文学校;由省教育厅组织有关部门和高校联合编辑出版“三语”(中文、英文、当地国语)文字的华文教材和辅导阅读书刊,为海外华文学校提供以汉字为基准,以英语、母语国文字为对照的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并以中华文化的经典故事为素材的华文教材。   四要精心组织派遣海外华文教育志愿者赴海外支教。一是华文教育志愿者的招募方式和条件。招募方式以自愿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派往海外任教。志愿者应为身心健康、普通话标准、有志于华文教育事业的优秀在职或退休教师或大学毕业生,具体条件建议由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二是华文教育志愿者的服务区域范围。宜重点放在江苏籍侨胞相对集中的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江苏籍侨团、侨领创办或以江苏籍侨胞子女就读较多的侨校为重点分期分批进行。三是华文教育志愿者的主要任务和服务时间。主要任务包括直接担负教学任务,承担为当地师资的培训任务以及向我省侨务部门反馈当地华文教育和华文学校有关情况。服务时间一般以一至两年为一周期。四是华文教育志愿者的待遇。可参照援藏、援疆等相关政策,保留外派在职教师年公职及工资、社保等待遇,连续计算工龄,在评选先进和评审职称时优先考虑。外派单位应与志愿者签订有关协议,以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鉴于志愿者的工作属社会奉献行为,为保障志愿者在海外的生活,有关部门应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给予志愿者基本的生活津贴和住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