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产业发展共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是"市场全球化",即通过国际贸易来拓展市场。第二次是"生产全球化",即跨国性的大企业纷纷在低薪资国家建立制造性工厂,而中国则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这种转移的主要受益者,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夺得"世界工厂"的美名。现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即"服务全球化"正向我们走来,其实质是借着互联网和电信技术的广泛普及,服务业由生产成本高的地区转移到成本低的地区,大量服务性、知识性的白领职位也正在进行转移。 金融危机带来了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软件和服务外包日益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据统计,全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持续增长。2008年的全球离岸服务市场超过6800亿美元。这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一、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作用和意义 软件产业包括软件产品,系统集成,嵌入式软件,IC设计和软件技术服务;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企业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吸收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随着软件网络化、全球化、服务化、开放化趋势的增强,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在焦点和战略制高点。 2,江苏省经济发达,具有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专业技术人才,低成本、富有才干的软件技术人才是开展IT软件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同时江苏拥有世界级的电信基础设施,交通方便,又有上海南京等国际机场,使江苏企业具有大规模承接国内外服务外包的客观条件。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是适合江苏经济转型的战略举措。 3,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是新时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软件和服务外包是"绿色产业",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少,而且附加价值高。目前软件与服务外包不仅包括数据输入、文件管理等低端服务,而且发达国家还将风险管理、金融分析、研发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业务外包。软件与信息外包逐步由操作外包向智能外包等高端发展,技术型、知识型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将为江苏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对江苏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具体建议 "十一五"以来,我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08年,全省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201.1亿元,同比增长44.1%,软件业出口25.14亿美元,增长44.4%,分别列全国的第三和第二位。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金额2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执行金额18.61亿美元增长226.8%,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的前列。但江苏软件和服务外包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还太小,还需要政府的引导鼓励和政策支持。 1、建议尽快召开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推进大会,加大对全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推进力度,加强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由于软件服务外包出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机构涉及财政、商务、科技、经信、海关等许多部门,希望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便于形成政策的聚集效应。希望政府进一步明细相关政策,鼓励软件企业加大投入,推动江苏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 2,为全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公共交易、公共投资平台。国际软件服务外包竞争日趋激烈,受语言、营销能力、资金等方面的影响,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缺乏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专业人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低,同时软件和外包业务大量存在信息不畅的现象,建立公共服务和交易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此外,软件产业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的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对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发展格外重要。建议政府采取切实措施,设立软件和服务外包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交易平台、引进国内国际投融资机构,提供相应的融资和市场开拓支持,提供申请国际认证和评估等。 3,以信息服务业为抓手,鼓励江苏软件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三年后,软件产业的重点将转移到个人和终端用户,基于三网合一体系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将以几何级数增长,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从现在开始培育。这需要全省信息资源部门解放思想,打开信息资源门户,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加以引导大力推进。同时,要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门户、互联网交易、专业SP互联网软件服务等模式创新,这应该是江苏发展软件产业的增长点。 4,以两化融合和物联网为抓手,打造江苏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产业特色和品牌。尽管江苏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不多,外包领域较窄等问题,建议利用两化融合和物联网为抓手,培育立足行业的软件品牌。江苏深厚的工业、商业基础是诞生行业品牌软件的土壤,目前,江苏在电力、电信、移动、交通、物流、零售、进出口、医药、税务等方面均有条件催生国家级行业品牌软件。这应该是江苏发展软件产业的旗舰。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可能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转移趋势。希望政府强大的传统产业和正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的优势,积极引导和培育立足行业的软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