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近年来,为解决城市交通难的问题,城市隧道建设在逐步展开,以南京为例,目前已建成隧道10条,分别是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通济门隧道、西安门隧道、模范马路隧道、富贵山隧道、老山隧道、鼓楼隧道、卫岗隧道、集庆门隧道。长江隧道正在施工之中。此外据初步了解,南京市相关部门规划即将建设的隧道有汉口路西延、凤台南路连接绕城、城西干道交叉节点、纬一路中央北路节点等4条隧道。随着城市隧道数量的增加,如何在隧道中有效防范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在突发事故在发生后如何做好信息传递及应急指挥、应急疏散是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和抗震救灾斗争中,政府部门向广大灾民和救灾官兵发放收音机,让被困车辆打开收音机收听信息,广播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媒,在抗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抗击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008年10月,中办、国办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办发[2008]22号)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特殊作用,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国家相关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广播媒体作为应急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就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十分重视无线应急广播的建设、管理和使用。 隧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城市应急体系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国家、省、市政府没有在隧道中进行广播无线覆盖的硬性标准和要求,城市相关部门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都不配套安排对无线广播的隧道覆盖的基础设施,所以,在密封的隧道行进中的车辆是接收不到无线广播信号的。一些驾驶员为了能尽快通过隧道、连续收听广播常常加快在隧道中的行驶速度,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2008年初的大雪,南京全城道路受阻,很多车辆拥挤在千米长的隧道中,此时如果能收听到广播,对安抚人心、疏导交通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尽快解决我省城市隧道无线广播覆盖,有利于发挥广播在突发事故中应急预告、应急指挥、应急疏散、应急安顿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应急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 从2008年初开始,省广电总台广播传媒中心(省电台)主动开展工作,选择南京市玄武湖隧道,与市公安局及隧道公司反复沟通和协商,多次组织试验,形成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与南京市电台合作,自筹资金,共同投入,于2009年8月完成了对玄武湖隧道的无线广播的覆盖,收听效果良好。目前,省电台正积极与市有关方面沟通,筹划长江隧道无线广播覆盖项目。但建成后的改造成本较高,需协调的环节多,难度很大。从长远看,仅仅依靠广电部门一己之力推进城市隧道的无线广播覆盖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从前期规划、基础建设还是资金保障等方面,都亟需政府及相关部门从隧道应急体系系统建设的高度来统筹解决。为此建议: 1、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尽快编制城市隧道应急体系系统建设方案并明确无线广播隧道覆盖的地位和作用。在城市隧道建设中,将广播的无线覆盖纳入隧道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基本项目,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对已完工的城市隧道进行无线广播补点覆盖。 2、无线广播隧道覆盖是纯公共服务项目。目前,国内一些地方都把解决城市隧道无线广播覆盖作为城市基础性工程进行安排并列入年度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开支。对建设(包括缆线、设备等)所需的资金,应要求建设方作为基本项目安排或由政府公共财政承担,同时免除隧道无线广播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