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在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省属国企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资本分布结构看,已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我们认为,进一步发展我省国有经济,从省属国有企业调整重组的角度,当前还需要关注和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1、经营规模总体偏小 截止2009年10月,25家省属国有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78.5亿元,仅相当于2008年年末时的中央级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规模的1/20;2008年,25户省属国有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54.8亿元,仅相当于央企平均收入的9.1%。25家省属国有企业中,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仅4家,有6家企业收入不到10亿元。而在2008年底的141家央企中,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就有33家,有24家是位列美国《财富》杂志2009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 2、经营和产业结构雷同或交叉重叠情况严重 25家省属国企中,商品流通类企业10家(其中外贸企业至少6家),涉农企业至少有农垦、滩涂开发和方源集团3家,宾馆服务业除专业的金陵饭店集团和钟山宾馆集团外几乎遍及每个集团,结构雷同或重叠严重。 3、资本运作水平不高 25家省属国企中,上市公司很少,仅有开元轻工、金陵饭店、宁沪高速、舜天、弘业等少数几家,并且不是省属企业整体上市。境外上市的目前还没有。省属企业与央企、地方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企业的资本联系,以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情况都还不够理想。 4、产权链条偏长 省属企业作为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其所控股的子公司、孙子公司乃至曾孙子公司很多,组织层次多,产权链条长,管理难度大,影响了国有资本的集中度和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益。目前,三级以下的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还有很多,其中有许多企业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差、运营风险大,甚至还有些企业多年连续亏损、已经资不抵债。 因此建议: 一、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业务调整与资产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集中度 按照优进劣退的原则,清退劣势国有企业,使国有资本进一步聚集;对于必须保留的国有企业,在调查摸清各自经营范围和业务内容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和优化其经营和产业结构。当前,尤其要解决的是外贸流通、宾馆服务、房地产开发等交叉重叠面较大的几类产业。对省属国企的调整重组还应与各地、市国企的调整重组整体考虑和规划。 二、加大对控股和参股企业的清理力度,压缩产权链条,提升国有资本管控能力 在对25家省属企业的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进行全面清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产权改革的方式,清退不符合国有资本布局要求、不符合省属国企发展战略、资本运营效益差、产权和组织层次偏低的控股和参股企业。尤其是要加快清退连续3年亏损、资不抵债、长期停业及三级以下的控股企业和连续3年无收益、投资额300万元以下和三级以下的参股投资,减少对国有资本的低效、无效占用。通过压缩产权链条,保留一级企业和二级子企业,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三、加快资本联合的步伐,增加上市公司,提升国有资本运作能力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央企、地方国有企业、跨国公司、优质民营企业的资本合作,推进省属企业股权多元化,扩大战略联盟;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争取更多的省属企业控股中小科技企业到创业板市场和境外上市,努力打造省属企业上市公司板块,提升省属企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资本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