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1-04-08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我省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普遍严重。不少农村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作物污染最终又影响到全民食品安全。目前我省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1、水环境污染与破坏普遍存在,部分地区已十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据监测资料,2008年我省227条小城镇及乡村河流(段)的577个断面,劣于三类水的断面达451个,占78.2%;其中劣于五类水的断面164个,占28.4%。近80%的河流(段)水质已达不到当地政府部门划定的水体功能要求。各个县(市)数以万计的无名小河比已监测的城镇及乡村河流污染更为严重,绝大多数已失去任何利用价值。 2、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一大公害。当前,我省年产生的约4500万吨的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率不到1∕4;畜禽粪便利用率不到60%,规模化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经无害化处理的不足5%。大量秸秆被露天焚烧或随意堆放腐烂,人畜禽粪便大量排入水体,农村固体废弃物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3、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过大,污染和残留都不容忽视。我省化肥年使用总量仅次于山东、河南,位居第三,单位面积的用量则位居全国第一,为全国平均水平318.5公斤∕公顷的两倍多。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污染水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我省生产粮食施用氮肥超过实际需求量的1倍左右。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仅为30% ~4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 4、农村环境污染损坏大众健康,饮水和食品安全令人堪忧。农村环境污染和人群发病具有明显的区域相关性。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特别是农业化学投入品的残留,进入农产品,通过食物链和环境媒介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化学农药残留干扰内分泌系统,降低人体免疫能力,可诱发畸形、突变、致癌。据了解,目前我省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均占全国的1∕10左右,全国癌症发病死亡率居前的30个县中,江苏就占了9个。现已查明的消化道癌症高发区多数分布在农村,发病人群出现低龄化趋势。 为此建议: 1、农村水污染防治应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主要依靠源头控制转变。应以新的环境资源观推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给人畜粪便以合理的出路,即将其作为可用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利用,推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减轻污染(粪便与化肥的双重污染)、改善土质、优化农产品品质,增加收益的多重效益。 2、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实现肥与能的双效益。这个方面的工作应纳入生态省建设具体措施,加以大力推行。 3、推行农业生产清洁化。一是对化肥、农药、生长激素、除草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加以合理控制。二是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三是把农业废弃物的消化利用纳入农业生产流程。 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行立体种植、养殖,建立多种生物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物质能量的良性流动。 5、对农村推行循环经济实行政策扶持。 要调整政策思路。近期内,建议省委省政府制定以下几项政策:一是逐步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对使用化肥实行补贴,而将补贴的份额改为对使用有机肥的补贴。二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政策。规定凡是将作物秸秆、禽畜排泄物、农产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产品或直接进入生产流程予以利用的,给予适当经济补贴。三是应明确规定将免税对象扩大到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产品的企业。四是欠发达地区兴办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产品的企业,国家应提供一定数额的贴息贷款,予以扶持。五是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与销售,推行规模化、企业化、品牌化,同时实行指导性的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