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又称膏剂,是中药汤、丸、散、膏、丹五大主要剂型之一。由于它具有治病防病的双重的作用,近年来得到广大病人或普通人群的青睐,因此每至冬令季节,各大中医院及中药房大多开展这项业务,有较大的市场。但据我们调查,目前中药膏方市场较为混乱,一部分单位为了追求最高利润创收或受到金钱利益的驱使,而不论是否具备生产制作条件,更不论开方医师是否具备专业资质,还有一些小药店亦胡乱地自制生产低质膏方;甚至一些不法之徒,制造假冒伪劣膏方,造成目前“中药膏方”市场混乱,良莠难分,因此,整顿与规范“中药膏方”市场,事关重大。同时,由于目前膏方不属于医保、公费报销范畴,只有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或有子女支付才能享受,真正广大工薪阶层难以享受。 鉴于以上情况,特作以下建议: 1. 规定处方医生资质。为了保证膏方的医疗质量,对开具膏方的医院、医师应要求具有一定的资质,起码应是二级以上的中医院,开膏方的临床医师应具有相关专业10年以上的临床经验,目前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规定只有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才能开具膏方,这和西医抗菌素分级使用的原则一样,三线高档抗菌素只有主任医师才能开具处方有同样的要求。因此,建议在我省做这样统一的资质规定,同时对初次开膏方的医师要进行培训,由具有多年膏方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授课,讲述病种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用特点。 2.制定膏方生产标准。鉴于目前膏方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建议卫生部门联合有关专家研讨制定统一膏方生产标准,如膏方生产过程大致为:将中药饮片浸泡、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等辅料制成的一种半流体状制剂。其处方中的中药饮片应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才能成为上品。对膏方生产流程,工艺制备应有一套完整的质控标准,以便监督考核。 3.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为满足广大患者膏方的临床治疗需求,可将膏方中常用药物纳入医保范畴。具体实施可根据慢性病门慢病种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中风后遗症、慢性萎缩性胃炎、肿瘤等纳入医保公费报销范畴,但适用报销的部分可仅为原来就在医保范围内的中药饮片,而贵重滋补药及赋形添加剂均应自付(这约占药费的1/3-1/2)。这样使真正有病的患者能得到膏方的调治,发挥中医治疗特色,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又不至于浪费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