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1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1-04-08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实行“三级”学位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对我国高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江苏省,由教育中等迅速成为教育发达省份和教育强省。但是,高水平大学、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学科专业不多。但是,高水平大学(如985学校)、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品牌专业不多;甚至,在近年来我省一些著名大学,在国内大学和重点学科专业排名中有下滑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多数学校只注重招生规模的扩大、学位点的数量;而不注重内涵建设,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把任期内能否上尽量多的学位点、招收更多的学生,作为一项主要的政绩;为了实现这个政绩,就出现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使得上学位点和扩大招生规模成为高等学校内的“形象工程”。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监控措施,避免学校盲目追求数量,而不求质量,只注重上专业和学位点、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甚至出现增加学位点后,个别专业长期招不到学生或报考学生数少的现象。因此,为了克服高等学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使之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提高我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专业数量和水平,建议: 1、加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的评估及培养质量的监控工作,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学位点和本科专业,实行“滚动式”发展或末尾淘汰制,对弄虚作假的学校给予适当的惩罚并且在媒体上公布,实行学位点和本科专业领域的“打假”工作,严把学生培养工作质量关。 2、鼓励高等学校进行内涵建设,强调注重质量而不盲目追求数量,使高等学校学生培养和建设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3、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等级管理和投资,对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重点学科、专业给予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使我省高水平大学,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点学科专业数量得到显著增加,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基础。 4、实行高等教育准入制度,规范高等教育市场,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使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紧密结合,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