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技术和专用设备,将秸秆等压缩变成清洁固体成型燃料(无任何添加剂和清洁剂),用以替代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符合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不仅可以缓解国家能源压力,而且可以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难题,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推进生态江苏建设。同传统的石化能源比较,生物质是一种环保、清洁、可再生能源,广泛用于发电、供热、取暖等行业。从能耗比来看,一台固化成型机组的配套动力一般是30KW,生产效率为0.6吨/小时,一小时可以生产出相当于0.43吨标准煤热值(1.38吨秸秆煤的热值相当于1吨标准煤)秸秆煤,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一吨标准煤可产2500度电,那么,一台固化成型机组一小时生产出的秸秆煤热值可以发1080度电,也就是每耗电1度就能产电36度。 从环保角度看,1台秸秆固化成型设备年消耗秸秆4000吨,可以解决7500亩、相当于2个村的秸秆量,一般乡镇布局4-6台秸秆固化成型设备即可基本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 就淮安市而言,年产生物质秸秆超过400万吨,秸秆还田及其他综合利用仅占秸秆总量的60%左右,大量秸秆急需寻找到新的出路;夏收产生的麦秸秆绝80%左右通过机械化还田予以消化利用,秋收产生的稻秸秆由于秆粗、粉碎难、还田难以及对秸秆还田机械要求高等特点,急需通过推广生物质秸秆固化成型技术予以消化利用。从2010年开始,淮安市在盱眙、洪泽两地开始引进、试验和推广秸秆固化成型技术,依托江苏国绿和南京连驰生物质公司2家龙头企业,建设了14个秸秆固化成型示范点,生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俗称“秸秆煤”)10万吨,由龙头企业负责回收。淮安市计划2011年再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的秸秆固化成型示范点,解决100万亩左右的秸秆出路问题,生产“秸秆煤”50万吨。 在发展生物质秸秆固化成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亟需协调和解决: 一是用电问题,目前按照工业用电收费,加上线路损耗,每度电达1.35元左右,较农用电的0.52元/度翻了一番还多;由于生产点都是布局在村一级,其生产用电对农村照明和家电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还要有专门的变压器配套才能保障生产。 二是投入问题,不计必要的流动资金,目前每个生产点购置1台套机械设备需20万元左右,配套厂房与电力等投资需20万元左右,全部由龙头企业和生产组织投入,融资渠道单一,投资力量薄弱。 三是原料问题,由于秸秆收集及运输存在一定难度,对原料供应有制约。 作为一种新能源,生物质秸秆固化利用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就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五点建议: 1、对使用该设备生产“秸秆煤”的企业和农户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贷款支持和利息减免。 2、对研发和生产秸秆固化成型设备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3、在目前秸秆固化成型设备已列入省农机购置补贴设备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并将各地生产成熟设备且率先开展示范推广的企业列入省农机购置补贴企业目录。 4、对各地秸秆固化成型生产点进行变压器配套安排,并参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政策做法按照农业用电收取电费。 5、依托目前已经实施的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示范县、推进县项目,为秸秆固化成型布点所需用电、设备采购等提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