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省城镇数字多厅影院建设的提案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电影繁荣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影具有内容为王、终端致胜的鲜明特点。影院作为电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大众的重要载体,是电影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看到电影、看好电影的愿望十分强烈,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正逢其时。但目前我省城镇影院建设的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目前,全省仍有20多个县(市)没有影院,乡镇影院建设更是一片空白,农村缺“影”少“院”的现象十分严重,亟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满足群众需求,对接文化强省战略。 一、发展概况 截止去年底,我省拥有影院127家,银幕612块,座位120517个。其中2010年新建、改建数字影院50家,银幕273块,座位41055个。2010年,全省电影放映场次615929场次、观影人次2229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7.4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9.34%、36.43%、64.96%。从总体看,我省电影发展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和较好的态势。 与此同时,我省城镇影院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全省具备一定规模的多厅(3厅以上)数字影院,大多集中在苏南和苏中部分地区,苏北大部分地区仍沿用过去传统单厅、胶片放映方式,难以满足现代观影方式的需要。省内部分市,相当一部分县的影院已多年处于停业状态,有的甚至已改建为其它经营场所,还有部分市、县影院已经消失。目前,51个县(市)仅有20个县(市)建成多厅影院,其中安装数字机的影厅不到50%;11个县(市)有2厅以下影院,大多为胶片放映;还有20个县(市)没有影院,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全省近1000个乡镇中,只有5个乡镇有多厅数字影院,其他乡镇都没有数字影院。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部署,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外省经验 目前,城镇影院建设主要采取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模式。据统计,2010年我省新建、改建的50家城镇数字影院中,民营投资的影院占80%以上。受经济利益驱动,投资者往往将影院选址在经济繁华地段或经济发达地区,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形成恶性竞争,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影院建设迟缓,发展极不平衡。基于上述情况,很多省(市)都已经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新建城镇数字影院,推动区域内城镇影院的协调发展。如北京市实行以奖代补,设立奖励资金,影院建设符合城镇发展规划的给予每个影厅50万元奖励。湖南省、福建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每个影厅补贴20万元,引导地区间影院建设的平衡发展。浙江省建立专项扶持资金,推动城镇影院建设,去年浙江省财政拿出专项资金900万元扶持影院建设,“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大专项扶持。兄弟省(市)的上述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影院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给我省电影繁荣发展提供了好的经验做法。 三、相关提案 我省电影发展应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引,借鉴兄弟省的经验做法,采取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建立奖励补贴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多厅影院进行一次性补贴或奖励,争取到2015年底,实现县城及重点中心镇数字多厅影院全省覆盖。 为落实相关措施,实现奋斗目标,建议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财政、发改、广电、税务、工商、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参与,抓紧制订相关扶持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形成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我省影院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城镇影院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影院建设。 (二)电影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编制好影院发展规划,将影院建设作为电影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为各类投资主体提供好政策指导和服务。 (三)省级财政部门要抓紧出台补贴奖励政策,落实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城镇数字多厅影院建设。 (四)税务、工商、城建等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大力支持城镇影院建设。 (五)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城镇影院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