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跨江通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南京城市的扩展和江北地区发展的提速,南京市两岸居民对跨江交通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跨江通道不足的矛盾也日益突显,成为制约南京城市发展,特别是江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已经建成的长江二桥和三桥都远离主城区,就连已开工建设的长江四桥和纬七路过江通道也离主城区较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就地理位置和现状而言,南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过江通道就是一个长江大桥,还没有能替代长江大桥的过江通道。 (二)南京长江大桥处于严重超负荷延营状态,由于缺乏有效可行的分流通道,现阶段的禁行措施已无法解决长江大桥的拥堵问题。 (三)江北居民出行缺乏便捷、可靠的过江通道。目前江北的明发滨江新城、威尼斯水城、江岸水城、苏宁天润城等楼盘的入住率只有3成在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交通设施配套不全,特别是跨江交通的配套投入不足,使江北地区居民的出行困难,迫切需要方便、快捷、可靠的出行方式。 (四)在南京城市规划新建11条跨江通道中,纬三路跨江通道和上元门跨江通道主要是为城市跨江交通服务的,但在短期内部无法实现,难以缓解南京长江大桥的车流压力。 二、开辟南京长江水运巴士航线的建议 (一)开辟长江水运巴士建设项目可快速缓解过江交通客运需求,等同于开通了一条跨江通道,不仅可以缓解目前南京长江大桥巨大的交通压力,解决江北居民出行困难,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完善构建立体化、可供选择的过江通道,而且对于支持“沿江发展”战略,促进江北地区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江水运巴士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服务模式,具有投资少、建期短、见效快、衔接便利,有利环保的特点,是短期内可以为市民提供的一种新型跨江交通方式。长江水运巴士与地铁、公交、桥梁、隧道共同构成立体化的过江交通体系,可为两岸居民的出行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有利于迅速增大过江通道容量、增强跨江交通的可靠性。 (三)长江是沟通我国东西水运的大通道,同时又是隔断南北之间的天堑。在遭遇暴雪等灾害性天气时,陆上交通通行受阻,水运巴士能极大地缓解大桥的通行压力;在大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出现其他突发事件时,水运巴士可及时缓解两岸大量客流带来的通行压力;在未来战争中,跨江桥梁和过江隧道既是敌人袭击破坏的重要日标,也是我方必保的战略设施。在世界还不安宁的环境中,完全依赖于桥梁和隧道是有风险的。水上交通是可移动的桥梁,是炸不垮的通道,因此从战备及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角度考虑,发展长江水运巴士都是很有必要的。 (四)水运巴士航线两个码头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约2.5km的长江南北两岸,该处江面宽阔,岸线顺直,航道水深条件优越,建议作为南京水运巴士航线的选址。根据水运巴士规划及通过能力需求预测,本项目应建设长江南、北两个水运巴士码头。上元门码头建设一处两个泊位的水运巴士码头,一处两个泊位的客、汽渡船码头。对两岸码头配属必备和足够的配套建设,以及为未来发展预留用地。设计年运输5T标准汽车140万车次,年运输旅客1800万人次。 5、此项目全部工程投资评估约为1.5亿元,经济净现值近5千万元。该项目国民经济效益指标表现良好,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可达14.42%,大于8%的社会折现率,能为南京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较大的贡献,因而具有项目可行性和效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