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2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2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2-02-07 10:46 来源: 本站原创
 

 

关于建立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建议

 

 

为贯彻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江苏文化强省的建设,加快江苏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江苏的文化建设中,建议立即着手建立 “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 建立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很有必要,且条件十分优越,时机已经成熟。

建成后的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将以中国传统文化、江苏文学艺术历史、文学艺术家人物列传、文学艺术品收藏、文学艺术品鉴赏、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为载体,集资料收藏、举办展览、学术交流、服务公众等目的为一体,以存史、资政、育人为宗旨,形成大气磅礴的恢弘之势,成为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省标志性文化设施。

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立,应使其成为江苏省文学艺术的大观园,整体展示文化江苏的资源优势,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凸显江苏文化品格的、向未来不断发展与辐射及延伸的江苏省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

一、传承历史文脉,打造时代辉煌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人类文明历史和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深入了解把握江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研究探索江苏地域文化特色,学习弘扬江苏历史人文精神,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文化江苏”建设的本质要求。

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说明,古代江苏分属于九州中的徐州和扬州,二州大致以淮河为界。春秋、战国时分属吴、楚、宋和越、楚、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属会稽、东海、泗水、九江和琅琊郡。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和吴楚诸侯国。唐时分属于河南、淮南、江南。宋时分属两浙、江南东和淮南路等。元时,长江以南属江浙行省,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明代,分置应天、淮安、扬州、苏州等府。清代康熙六年,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组成江苏省。

江苏历史文化主要由“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苏东海洋文化”及近现代“红色文化”等组成,其中又以吴文化与楚汉文化最具代表性,被学术界称之为“吴韵汉风”。吴文化和楚汉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不但表现出它的区域特征,而且对后来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乃至现代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江苏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发达地区。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越的经济,培育了万紫千红的江苏文学艺术之花,产生过许多名垂史册的文学巨匠,创造出众多的惊世力作。江苏的历史文化成果,经世代相传,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江苏的区域内,有汉赋的开拓者之一的枚乘、有诗人韦应物、张籍、范成大、秦观和文学家陆机、萧统、陆龟蒙、归有光、刘鹗、朱自清、叶圣陶、柳亚子以及国学大师钱钟书、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音乐家刘天华等;有《文心雕龙》作者刘勰、《三言》作者冯梦龙、《水浒》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孽海花》作者曾朴等代代文豪,他们创造的流芳百世的鸿篇巨制为后世所敬仰。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从“昆山腔”起始,经过不断革新,逐步形成一个新剧种——昆曲。地方戏有扬剧、淮剧、锡剧、白剧等。曲艺有扬州评话、苏州评弹,还有白蛇传传说、清曲等30多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等,特别是还有最负盛名的、被誉为第二国歌的江苏名歌《茉莉花》。

在江苏,书画艺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产生过像顾恺之、张旭、黄公望、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祝允明、郑板桥、龚贤、徐悲鸿、吕凤子、刘海栗、李可染那样的书画大家,而“吴门画派”、“扬州画派”和“金陵画派”又开一代画风,声名远播,影响遍及全国。《洛神赋图》《古诗四帖》《富春山居图》《愚公移山》等书画传世名作及《画论》《画断》《中国画改良论》等理论著作,虽历经千年百年仍光芒四射。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文学艺术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文学艺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江苏省国画院”为全国最早的三大画院之一,涌现出一批向傅抱石、林散之、钱松岩、亚明、宋文治等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创作了《江山如此多娇》《红岩》《镜泊飞泉》等一批优秀作品,为新金陵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绽放了灿烂的光华。

江苏文学艺术事业沿着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个总方针,朝气蓬勃地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文学、戏曲、曲艺、杂技、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发展迅速。

江苏在全省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文化管理工作体系,以江苏省文联为龙头的文艺社团异常活跃,文学艺术事业发展迅速。伴随着现代科技而迅速崛起的电视事业更是突飞猛进,产了一大批在全国屡屡获得最高奖和国际大奖的优秀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精品力作。

江苏人民凭藉智慧与创造,不断炽燃理想之光。在江苏这块文化底蕴厚重深邃、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土地上,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出现了一大批知名全国的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领军人物。

江苏的这些文化遗产和文学艺术成就,不仅成为一个地区、一座座城市的形象和特色代表,而且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文学艺术博物馆是江苏的“文化表情”

要了解一个地域特色文化的结构与其发展变化,非建立文学艺术博物馆不可。江苏悠久的文化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成熟的文化环境和发展空间,为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向新世纪,江苏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江苏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地位也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移与迈进。

江苏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1905年,清末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晚清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建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它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端。

纵观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自张謇开创中国博物馆事业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各地、各类博物馆的建设,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国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目前,江苏有全国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27座,拥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80家,馆藏文物约80多万件。就文学艺术范畴来看,江苏文学艺术的综合性、品种、门类、艺术性、可看性以及所表现的风土人情,在全国更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为载体形式多样,具有多视角、立体的、平面的和可移动的特性,每一件都是一个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具备文物价值。如历代的剧本、唱本、手抄本、脸谱、戏服、舞台、道具、乐器、美术、书法、音乐、小说、民间艺术和现代影视作品等,无不渗透着艺术创作的匠心,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

这些丰厚的文学艺术积淀,因疏于盘点整理,分散各地,规模较小,展览陈列单一,或依托文化名人故居,或依托文化名人墓地。如设在苏州甪直镇的叶圣陶纪念馆、江阴市马镇的徐霞客纪念馆、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的林散之纪念馆和南京市正在建造的《红楼梦》文学馆等,没有一座能展示自己地域文化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博物馆,难以做大、做强、做精,在全国形成江苏文化品格的“文化表情。

对一个国家或者城市而言,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决定文化的高度、民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人均5万人一个博物馆,而中国60万人才享有一个博物馆。作为江苏省省会的南京有公私博物馆60余座,与世界主要城市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上海78座、北京118座、纽约107座、东京128座、伦敦203座、巴黎211座)。

江苏是近代中国最有创造力的省份,江苏的历史文化高度发达,与国家政治相辉映,与经济繁荣相协调,始终激荡着青春的活力。江苏要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保持强劲的动力,除了要加强政治、经济建设,还必须要更加全面、自觉地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因此,在江苏文化建设的目标中,如果能有一个文学艺术的博物馆项目,将奠定了江苏文化强省在全国的突出地位,加快江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抢救,使江苏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学艺术文脉不断保持着强劲的活力。让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都归集于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神及艺术生产、生活的文化大观园,呈现出积淀深、知识密集、高知名度、可复制和可持续利用的特点,成为全省文学艺术的缩影,发展文化事业的推动力。

同时,对于艺术创造、旅游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将直接起着提升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对塑造江苏精神,引领时代文化潮流,使江苏文化建设与国际水平接轨,成为国内外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和聚集地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德政“和民心工程。

三、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文化定位和实施步骤

文学艺术博物馆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库,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都源于文化之中,文学艺术的发展更是以自己的文化资源作为生长的肥沃土壤,没有文化资源的积累、传播,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

在江苏的沃土上孕育的地域文化兼容并蓄华夏文化的南北风格。建立后的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资源不仅是政治资源,也是产业、学术、社会和教育的资源。一个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发达,一个有一流可塑的文化资源展示和保存场馆的省份,不仅是当地人文环境的杰作,更是一个国家的荣耀。

因此,实施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作为江苏省省会的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学艺术史上,南京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了众多的文化人才汇聚,经历了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史上最鼎盛的辉煌,留下一座座文学艺术的高峰。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人文绿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魅力和风采。因此,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建在省会南京具有优越的条件。在选址上,建议放在河西新城区,与近年来建成的奥体中心、江苏科技历史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对集中成片,形成一个气度非凡的大文化圈;

2、建成后的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是要成为依托江苏、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江苏文学艺术博物馆要具有史料收藏、展览与阅览、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教育培训、艺术创作、文艺演出、影视观摩、音乐鉴赏等综合性的功能。收藏绘画、书法、著作、陶瓷、织绣、雕塑、工艺、摄影、戏剧、音乐、舞蹈、文学、电影、电视等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文物资料和遗存珍品,有各时代、各民族、各地区的,也有综合性的或专门性的,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还有世界性的。展示江苏从历史到当代的文艺家的艺术人生及创作成果,以及江苏文学艺术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等,使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成为江苏唯一、中国最好、不落伍国际社会的现代化的文学艺术的博物馆;

3、文化资源又是艺术发展的再生资源和旅游资源,它可以引发重大文化艺术活动,如表演、影视、图书、美术、动漫、服饰等各个文化领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文化活动的范围,做到事业与产业并举,拉动文学艺术的展示空间。通过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立,推进文化的普及与提高,把丰富的文化内涵,更高的文化精神产品提供给广大群众,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以至社会文明程度,影响地方文化艺术的发展,实现优秀文化资源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发和利用,使江苏文学艺术博物馆成为江苏文化与旅游的又一个新的大型文化产业;

4、将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建设纳入江苏“十二五”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目标,组织专家进行建馆论证。项目确定后,可分两步走。一方面有省文化厅牵头组织省博物院及全省各地博物馆整理造册、收集古代至近代的文学艺术资料。有省文联组织旗下的11个艺术家协会和全省文联整理造册、收集当代的文学艺术资料;另一方面,资料整理与收集与建馆同步,馆建好的同时,布展完成,对公众开放;

5、学习与借鉴兄弟省市已建成或准备建设的文学艺术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如2010年开工建设的气势恢弘的云南文苑,其主体建筑为云南文学艺术馆,是云南省五大标志性文化建设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为7.5万平方米,总投资4.6亿元人民币。上海市利用世博会中国馆等建筑将建设的上海艺术博物馆,还有台湾规格最高的位于台南市的台湾文学馆等,可以组织考察、调研、取经;

6、建成后的江苏省文学艺术馆由江苏省文化厅管理。

 

站在走过小康、走向现代化节点上的江苏,应该在继续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以更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开创文化凝聚力、引领力,走在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局面的前列,通过江苏省文学艺术博物馆的建设,让文化强省的“江苏表情”更加自信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