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交通事故频发,校车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通过对多起校车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校车事件大致是由“车体本身不达标”、“超载现象普遍”、“司机素质较低”、“校车运营混乱和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所致。目前,接送学生车辆大致分为四种形式:学校自备车、学校租用、家长自行组合、私人或社会企业运营车,符合标准的校车微乎其微,尤其在大部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学校附近途经客车较少,超载现象普遍存在。前一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就《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幼儿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四项国家标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此次征求意见已于2012年1月8日结束,进入审查阶段。就进一步加大校车安全管理建议如下:
一是落实就近入学原则。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学校合并、撤销现象明显,学生就近入学原则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尤其是偏远农村、山区,部分学生家距学校有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学生不乘坐车辆就无法上下学。加之交通的不便、路况的堪忧、车辆的质量差等,造成了接送学生车辆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严格落实就近入学原则,可以采用缩小学校规模、小班制等措施,确保学生在居住区附近入学。
二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校车统一标准,由政府主导,企业捐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设立校车购买专项资金,统一为学校配备一批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车,并统一校车外观设置,统一校车标识,提高校车安全质量。
三是加大校车监管力度。要建立健全校车准入、安全质量、运营等监管力度,抽调公安、交巡警、安监、教育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加大对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监管力度。一要建立校车准入监管。尽快出台校车新标准,加大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标准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一律停运。二要出台安全监管。重点检查车辆有无事故记录、严重违法行为记录;检查驾驶员是否有3年以上安全驾龄,有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对家长自用车辆进行安全检测。三要加大运营监管。交巡警部门要加大学生上下学高峰期路面执勤力度,严厉打击学生上下学车辆超载、超速、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
四是健全校园安全制度。要建立健全《校长、园长校园安全责任第一人制度》、《教育系统分组包挂制度》、《学生集体出行制度》、《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监督员制度》、《接送学生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强化应急演练,吸取已发生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强化措施,举办校园安全现场观摩会,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保障水平。
五是强化舆论宣传氛围。采取《学生(幼儿)交通安全告家长书》、校讯通平台、安全教育课、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学生及家长全面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坚决防止校车安全事故及其他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大对接送车辆所有人及驾驶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对家长自行开车接送学生行为,告知家长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只接送自己的孩子;对由爷爷奶奶开着电动或人力三轮车行为,进行了安全告诫、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