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健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竞争力。做好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及突发性事件,对于保障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提升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平安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保证,而中小学学校卫生队伍无疑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力量。
一、相关要求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和卫生部关于印发《诊所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5号),对学校的卫生队伍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一)卫生室(保健室)设置要求 ①卫生室: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和1名注册护士)。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②保健室: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要求 ①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执业资格证书。②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和急救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校卫生队伍配备不到位。对照以上标准要求,据了解当前我省中小学学校卫生队伍建设情况差距相当大。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在发达的城市情况稍好些,在农村的中小学绝大部分甚至于全部都没有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更谈不上有卫生室或保健室了。以镇江市区为例:现有15所市属中学,配有校医的学校有10所,5所学校没有配备校医(其中还有2所是四星级高级中学);在配有校医的学校,校医人数与学生人数比也是大多不能满足教育部门的配备人数要求。另据调查高淳县的情况是:全县学校现有专职卫生专业人员14名,其中小学6名,初中3名、高中5名;兼职卫生专业人员25名;9所中心小学专职卫生人员配备率为44.4%、22所村小及13个办学点专职卫生人员配备率为0;11所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专职卫生人员配备率为27.3%,目前,各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等学校卫生工作成效不高,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学校没有能力立即响应、启动机制、果断处置;5所高中学校(含职中)专职卫生人员虽配备率为100%,但与按学生人数600:1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在现有中小学卫生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还是很少,专业技术水平离学校卫生工作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他们中大部分是早年中专卫校毕业的人员或是厂矿企业的厂医等组成。
3、队伍补充渠道不畅。由于近年来中小学都没有新的校医人员补充进来,一方面是受制于编制所限,因为校医现在是属于教辅人员编制,而非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另一方面是人员补充渠道不畅通,因而造成校医队伍逐渐萎缩,青黄不接出现断档的现状,一些中小学在老的校医退休后从社会上聘请一些离退休医务人员进行临时性顶替校医职责、或者是返聘到龄退休后的校医暂时应付一段时间。所有这些不能够改变当前卫生队伍短缺的实际。
鉴于目前我省中小学校卫生队伍的现状,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于2010年6月发文,联合开展全省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基本情况调研工作,但到目前尚未出台完善我省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的对策和措施。为加快完善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学校卫生队伍建设步伐,特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规范设置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及编制。尽快分析各地中小学校卫生队伍实际状况的调查结果,根据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卫生队伍配置人数和学历要求,尽快制定符合我省各级各类中小学实际的卫生队伍建设设置与编制配备方案。制定完善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度与实施措施,明确中小学校卫生队伍建设达到要求的时间与步骤。
2、加强学校卫生队伍的人员配备。要严格按要求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农村学校必须与当地乡、村卫生院(室)建立对口联系,落实到具体联系医生,指定一定量的时间驻校。
3、落实学校卫生队伍人员的待遇。卫生队伍人员在学校应当享有与其他教辅人员同样的政治待遇与生活待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卫生保健津贴。尽快出台和实施我省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标准和办法,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自愿担任专职卫生人员及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加入学校卫生队伍 。
4、探索学校卫生队伍建设同医疗体制改革的结合,把学校卫生队伍建设纳入社区、乡镇卫生工作范畴,统一作为社区、乡镇卫生工作的一部分,从人员配备到医疗设备、从编制到培训管理进行统筹考虑,教育与卫生部门联合进行探索和改革。
5、对目前还没有配置校医的学校要尽快实施人才引进,要与人事、卫生等部门通力协作,尽早解决学校卫生队伍的配置;对目前校医队伍人数未达要求的中小学也要加紧予以充实;对目前学校卫生队伍人员质量要加以监管和提高,不符合要求的采取调出与加强业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予以解决。
6、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学校卫生队伍的管理,进行业务知识与能力等专业培训,迅速提升队伍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技能,提升应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学校卫生队伍,担负起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校园安全事故的应急培训与指导工作。尤其要对体育教师加强运动性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急救知识及急救能力的培训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