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2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2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2-02-09 17:20 来源: 本站原创
 

民营经济是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政策激励下,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平台、氛围都有了较大的改观,江苏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05年的8241亿元增长到201021615.4亿元,年均增长13.9%,比GDP年均增幅高0.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45.1%提高到52.8%,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2010年,民营经济上缴税金3201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全省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总额的51.9%但同时,由于受体制、利益和信息传递不畅等因素影响,民营经济扶持政策落实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并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民营经济政策落实难的表现与成因

今年我们所做的企业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各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苏北地区民营经济政策环境的改善程度比苏南和苏中地区更加明显。但是,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方面仍然存在政策落实难的问题。具体表现:一是市场准入规则“明松暗紧”。86.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时的“玻璃门”现象仍然存在,阻力并未明显减少。二是融资难题未能有效破解。88.2%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存在融资困难,其中34.7%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大,在落实优惠政策最薄弱的环节方面,融资政策位列第一。三是财税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享受不到税收优惠政策,税费负担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中排名第一。财政税收在落实优惠政策最薄弱的环节中位列第二。四是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措施不完善。尤其缺乏针对高级技工的优惠措施,人才培训的财政资助不足、人才落户政策和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不到位。五是用地政策尚欠公平。民营企业公平用地权利尚未实现,用地和建设程序繁琐、用地指标短缺以及土地价格高等都是重要发展中的障碍。六是政府公共服务覆盖面小,行业协会改革滞后,服务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依然存在。

导致民营经济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民营经济的产权地位不明晰、扶持政策不配套、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自身存在缺陷和地区需求差异等诸多深层次矛盾均是导致民营经济政策落实难的重要因素。

二、进一步落实民营经济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1构建民营经济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对现行发展民营经济政策进行一次彻底梳理,对歧视民营经济的政策,要依照程序废除并公告;对缺乏操作性的,要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尤其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出台可操作性的意见,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省、市、县主管部门要将政策规章分门别类整理编辑成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通过媒体新闻报道、刊发专版、播出专题片等方式,定期对社会公众进行系统宣传。

2、降低垄断行业和社会事业部门准入门槛。调查显示,民营企业最需要加强的市场准入政策是,消除差别待遇(56.2%)、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发展(46.3%)、消除地域障碍(35.1%)。要破除部门垄断利益的阻挠,就必须深化改革,改变部门利益“绑架”公共利益的现象。由于不同行业中民营经济遇到的准入障碍各不相同,所以交通、能源、通信等垄断部门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部门应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0]130号),尽快出台民营经济进入这些领域的实施细则,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标准。

3、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当前民营企业最需要的融资政策包括:设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项基金、增加直接融资渠道、完善信用和诚信体系建设、搭建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交流的渠道等。为此,一要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扩大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二要建立由民营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政府金融管理部门、财政部门、金融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参加的民营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遇到的问题。

4、加大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力度。民营企业当前最需要的财税政策包括:设立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取消不合理的规费、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强化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府采购支持等。督促还没有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市、县,按照各级政府要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要求,尽快给予安排,已经安排的要按照中小企业发展所增税收的若干比例,逐年予以增加。

5、加快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着技术和人才的严重制约,在技术需求量较大、民营企业数较多、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重点行业中尤其如此。首先,有必要认定并扶持一批技术服务机构作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共性实验设备共享、产品检测等技术服务。第二,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培训网络。依托并资助一批办学条件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大中专院校、社会优质培训机构和优秀骨干企业建设省民营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示范机构。

6、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民营企业对政府服务的迫切要求包括: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合理的审批、设置一站式窗口服务制、提高公务员的素质等。首先,苏政发[2010]90号文件中提出成立省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有待尽快落实。第二,要充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力量。服务中心作为向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机构,将重点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公共服务,推进政策落地。第三,要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的市场准入,对垄断性和行政审批前置性的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收费一费制,即在清理的基础上,对保留的项目,统一由一个部门收取,然后按比例划转有关部门。

7、加强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民营经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和专项检查是推动民营经济政策措施落实的重要举措。一是研究出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由相关政府部门、权威研究机构对各市发展环境进行年度评估和发布。二是组织人大、政协、参事室等机构人员和新闻媒体不定期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每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一次政策落实情况。三是加大政策落实考核力度。从2012年起对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的民营经济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市给予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