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3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3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3-03-28 16:38 来源: 本站原创
 

一、案由

(一)医疗市场调节的趋利性导致苏南与苏北的卫生资源配置差距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只有更多的依靠市场,通过提高业务收入来维持生存和发展。苏南苏北的经济差别和市场的自发调节导致苏南苏北医疗资源的占有上存在很大差距。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地区经济条件差异的共同作用,加剧了我省医疗资源在地区配置上的“马太效应”。医疗资源配置公正关系到国民生命和生活质量的水平,关系到人民生活的稳定,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政府财政投入虽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问题改善的进程缓慢。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医疗资源的公正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苏北地区医疗事业发展需要区域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

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相似,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发展也不平衡。我省的医疗事业发展也同样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苏北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更加需要建设区域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对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起到引领、示范、指导和保障作用,以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

 (三)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徐医附院”)作为已具备一定基础

 1徐医附院作为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同时也是江苏省四大紧急救援基地之一。该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大型省属综合性医院、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内首批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服务覆盖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近20个地市、147个县区,约1.43亿人口。现实际开放床位3228张,年门诊量20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近9万人次。

2医疗资源优势明显。目前,徐医附院具有学(专)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政府重点实验室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徐州市共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4个);15个临床科室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2011年被人社部批准获博士后工作站(临床医学资格),目前已有25名博士进站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卫生部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人,省医学领军人才4人,省优秀医学人才3人,省医学重点人才10人。在麻醉医学、介入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神经内外科诊疗技术、心血管内外科诊疗技术、恶性肿瘤部分诊疗技术、影像诊断、急救医学等方面紧密贴近医学科技前沿,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3、徐医附院加快发展意义重大。徐医附院在原有基础上,正在加快东院项目建设。该项目是徐州市“三重一大”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000张。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拟建门急诊、医技检查科室、800张病床以及相应的保障系统,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二期建设1200张床位以及医疗、教学、科研等相关设施,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约5亿元、二期投资约7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为徐州市区东部城区、贾汪区、邳州市、新沂市和苏北部分县(市)及四省交界地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将进一步提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乃至徐州市的投资环境。届时,徐医附院总床位数将突破5000张,将真正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和特大型的现代化绿色综合性医院。

二、主要依据

    1徐医附院是淮海经济区历史最悠久、技术力量最强、开放床位最多的医院。加快徐医附院发展,对于我市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八大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2、近期省财政已经给予省人民医院、苏大一附院新病房大楼建设项目财政专项拨款,而徐医附院地处苏北地区,更需要省的大力支持。

三、对策建议

徐医附院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医保拖欠款项较多,建设资金较为困难。建议省加大对徐医附院发展的资金补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