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工具与手段,与人民健康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江苏是医药大省,有全国最大的制药企业扬子江药业,也有全国研发能力最强的制药企业,恒瑞医药和先声药业。尽管江苏医药产业在全国医药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发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问题有:
1.进口、合资、独资海外制药公司产品占据着我国主要医药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医药市场,国内产品约占60%,进口药品及海外公司产品约占40%,但海外公司产品占据药品市场的高端,其所取得的利润约占医药产品市场的65%~70%。而国产医药产品仅占利润的30%~35%。
2.药品的定价存在一定问题。现在的药品招标与定价基本是纯成本定价。但一个药品的开发成功往往需要大量的研发工作。前期成本很高,在整个药品生产过程中需执行严格的GMP操作规程。举一些极端的例子,现在挂水常用的一瓶生理盐水,不抵一品档次稍高的矿泉水,一瓶青霉素注射剂不抵一支雪糕。其后果很多常用药、普药、急救药降价后往往是“见光死”,很快从市场消失。或是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因为许多普药、常用药如执行严格的药品标准和质量控制,按现有的药品价格,制药公司不但无利可图,甚至还要亏本。但海外制药公司由于有“原研药”的保护措施,其所受影响小得多。这也是同一药品,国产与进口价格相差很多的原因。
3.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民众与媒体都有“药价虚高”的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确实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中间环节“层层加码”以及“以药养医”的药品补偿。制药企业所得利润是十分有限的。国内省内的制药企业的平均利润都在10%以下。创新药物的研发具有四高特征“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高技术”,我国尽管是医药大国,但迄今为止,医药市场仿制药占据着主导地位,尚无一个创新药能真正进入世界医药主流市场。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是主要原因,但无足够的财力支撑也是重要原因。国外一个新药研发成功约需10~12亿美元,花费8~10年时间,这对利润空间有限的我国制药企业而言,只能是望而却步。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1.药品的合理市场定价。应将药品的研发,严格的操作管理规程,以及质量控制所需的花费与折旧计入成本,进行全成本核算,令适时的根据市场原材料、辅料、耗材、能源、人工价格的浮动对药品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划定药品的利润空间范围,保证制药企业只要是生产市场需要(包括急救药品),能保证人民健康的药品都有利可图。调动制药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确保我省医药行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鼓励创新。加强产业研合作,加强源头创新,使新药研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逐渐向制药企业过度。加强政策扶持,如创新药的单独定价,税收优惠,以及财政支持。我省的制药企业有的已经具备很强的研发能力,有的企业已经有很好的产品与技术储备。也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品种正在美国和欧盟进行临床实验。相信只要政府给予一定的助力和支持,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我省的创新药物能够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这就保证了我国人民能够吃到自己的好药、新药。也使得我省的医药行业在国际医药行业的竞争之中取得一席之地。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即将实施新一轮的已上市药品一致性评价。这对药品的质量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关注的不仅是药品的表观质量,更强调药品的内在质量。注重仿制药品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性。江苏医药行业应抓住这次机遇,对临床上使用面广、量大的药品集中研究,进行技术改造。江苏省影响力很大的成果转化资金可在支持创新药品的同时,兼顾对已有优势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使江苏有更多的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其结果是保证我国人民吃到安全药、放心药。
以上建议仅是个人之见,仅供参考。总的出发点是促进我省的医药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将由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并逐渐走向国际医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