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快启动迁建连云港机场的迫切性
连云港机场1984年经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建设,为军民合用机场,占地5平方公里,位于连云港市西25公里东海县白塔埠境内,飞行跑道长2500米、宽50米,飞行区等级为4D。尽快启动迁建连云港机场的迫切性主要基于五个方面:一是飞行受限。连云港机场地处黄海前哨、太平洋西岸,空军配备的新型战机24小时战备待命,随时需要对日韩军事敏感区域作出反映,如民航避让不及时,可能造成安全冲突。二是空域受限。空军年飞行日超过220天,跑道资源、空域资源以空军为主,民航飞行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三是保障受限。近年来空军机场设施设备更新快、改造建设频繁,影响民航仪表着陆系统、航向台、下滑台天线等正常使用,民航航班被迫长时间流控、延误或直接取消明显增多,中外旅客对此反映较为强烈。四是开放受限。受连云港军用机场特殊性影响,外航的航班不能与国内航空公司对等飞行,影响航空一类口岸开放。五是发展受限。随着民航发展的提速,年运送旅客量不断增大,目前连云港机场硬件设施仅能满足年30万旅客、高峰小时200人次的通过能力,而2012年机场实际运送旅客50多万人次,软硬件设施大大超过运行负荷。
二、连云港机场迁建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民航总局《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第129号令),运输机场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新建机场选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实施、验收及竣工财务决算等阶段。连云港市自2009年开始启动新机场选址工作,2012年,机场迁建项目正式纳入《国家“十二五”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规划》,连云港市委托民航华东设计院编制了新机场选址报告、空域报告和飞行程序报告,形成新机场选址初步方案。目前,机场迁建报告已上报省政府。
三、工作建议
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扩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并提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根据发展需要规划迁建新机场,建设服务苏北鲁南地区、面向亚太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港”。2008年6月省政府出台实施的《江苏省民航“十一五”及至2020年发展规划》,将连云港机场发展定位为江苏省近期重点建设的区域性国际大型机场,2020年跻身全国大型机场行列,机场终端目标为1条跑道,20万平米航站楼,设计能力为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为充分发挥连云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建议:一是请省级层面高度重视连云港新机场项目建设,请省发改委、交通运输厅等单位在项目立项、审批等环节给予支持。二是鉴于连云港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用财力相对薄弱,建议对连云港新机场建设给予省政府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资金配套补贴。三是参照海港30万吨航道的运作方式,构建省级空港投融资平台。四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研究促进江苏机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尽快出台省配套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