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3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3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3-03-28 16:42 来源: 本站原创

 

因为南京地铁4号线西康路站(北京西路站)被取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年初,我们向江苏省政协提交了《建议南京地铁四号线恢复西康路站》提案(0609)。一年过去,除地铁建设部门与我们沟通过外,一直没有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与答复。在此期间,不断有居民找到我们反映情况,强烈要求修建西康路地铁站。经过再次调研和慎重考虑,我们建议恢复原设计规划,修建西康路地铁站。理由如下:

1.根据2011年度南京人口发展报告》,截至2011年,南京市鼓楼区人口密度高达3.1万人/km2,远远高于人口密集的北京主城区(2万人/km2),而西康路地段位于鼓楼区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29中、力学小学、琅琊路小学等都位于该地段。2011南京的流动人口为181.6万人,南京的产业聚集在江宁、栖霞和浦口等开发区内,大规模人口在居住地与工作或学习两地之间钟摆运动正是西康路地段交通的现状。所以在全国流量最大的地段取消地铁站,不仅影响居民生活,也严重影响了公务与社会安全。西康路周边地区人、车流量早已超过道路荷载,每天非上下班时间也是拥堵不堪且越来越严重,影响出行,影响办公效率,由于公共交通的不完善,每天接送小孩上学的私家车在早晨与下午都将汉口西路等道路堵塞,2012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对此进行了报道。如有紧急情况,拥挤的地面交通一定会影响人员疏散、物质转移、外部救援,有可能出现公共设施大面积瘫痪、人员踩踏等严重安全事故,人们期盼着地铁的修通后可以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因此,亟需在西康路设站分流减负。

2、地下工程的长远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文化上,也体现在政治上。如现行方案一旦付诸实施,地铁站选点不合理、站间距不均衡就既成事实、无法更改。可以预见,在使用后的几十年里,4号线的修建都将被质疑被指责。尤其是,对西康路站被取消的原因,其中社会上传播最广的就是“害怕上访”说,这种说法严重损害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形象。在中国封建社会,人民是没有民主的,老百姓只能靠“拦轿喊冤”的方式诉说冤情,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像包拯这样的不惧怕老百姓上访、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清官。社会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完全不同,共产党从来与人民心连心,何来惧怕群众上访?面对如此无稽之谈,有识之士当然不会理睬,然而,社会成员良莠不齐,社会心理复杂多变,越是负面的消息,就越是传播飞快,若政府也不管不问,难保不酿发更大的矛盾或事端,最终伤害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20121221日江苏省委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项规定,要求“省领导同志要切实改进调查研究,要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要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而恢复修建西康路地铁站正是“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我们相信,修建西康路地铁站,流言便可不攻自破。

3.技术难关不能成为取消西康路站的唯一理由。地铁建设中遇到的绿化、文物、地下管网等难题客观存在,不容忽视。但,有难度的建设才更体现政府“心系百姓,为民办事”的决心。并且,这些难题在其他省市的地铁修建中也一样存在,别人都可以解决,难道以“两个率先”著称全国的经济大省就不能解决吗?如果只以技术不够为由取消西康路站,很难服众。如果仅仅只是存在可以解决、而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那么,西康路站的修建应该大有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西康路地铁站的建与不建,关乎十几万人的生活质量,关乎一个地区的平稳发展。我们相信,政府一定会倾听百姓心声,体恤百姓困苦,踏踏实实为百姓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