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3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3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3-03-28 16:45 来源: 本站原创


江苏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江苏沿海滩涂风光带绵延近千公里,跨越南通、盐城、连云港3个地级市,十几个县(市)区,沿海地带气候温和、土地平整,形成独特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态环境。沿途有现代农业园,滩涂的围垦改造,港口、盐场、鱼塘、芦苇荡,各种鸟类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等,北部沿海地区山青水绿,有天然海滨浴场。沿海三市农业观光产业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互补性较强,整合条件较好。综合开发江苏沿海独特的农业观光资源,以临海一级公路为轴,加快构建沿海生态网络体系,形成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滩涂湿地、水源保护区、生态防护林、海洋特别保护区等为主的生态廊道,对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由于沿海三地分属不同的市管辖,区域大旅游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统一的规划,三市各自开发,导致区域内农业旅游资源整合不够,项目重复设置,生态结构与产业分布不合理,开发层次较低,产品形式单一,市场不够成熟,缺乏农业观光旅游精品。



我省应抓住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积极开展旅游产业竞合,在突出各自特色展开竞争的同时,整合资源,联合开发与促销特色产品,共同治理生态旅游环境,促进沿海农业观光产业带持续、快速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江苏沿海地区农业观光产业带发展规划



应将沿海地区农业观光产业带发展规划融入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构建农业观光产业带的景观景点,使产业布局、品种搭配、村庄格调、交通连接等,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观赏性和独特性要求,保护沿海城乡居民宜居的生态乡村环境,做到人居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使沿海地区农业观光产业带在古朴中有现代气息,在繁荣乡村中有清静,在清闲悠哉中有吃穿。应依据三市自身特点分别建立分中心,形成各据特色的农业观光产业点,既单独成点,又能互补成有机整体,依托临海一级公路,串点成线,积极打造沿海生态农业观光走廊。连云港以主要水系和丘陵山区为依托,重点建设两区一带三大休闲观光农业区。南通依托并整合丰富的历史人文、江海风光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形成文化观光、江海观光与农业生态体验等系列旅游产品。盐城以两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湿地旅游和农业观光产业带。



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业观光产业带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将沿海地区农业观光产业带建设作为富民强省的大事来抓,设立专门机构,做到农业观光产业有人管,通过农业部门的推动和旅游部门的指导,统筹规划沿海地区农业观光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采取民间资本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广泛动员和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大户(联户)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做到民建、民管、民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活民间资本的创造力。



    三、加强对沿海生态农业观光带的整体宣传



打造我省沿海生态农业观光带,应加强宣传和包装,采取边启动建设、边包装推介,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宣传推介,提升知名度,尽快把沿海农业观光产业推向市场、走向世界,让外界逐步认识和接受沿海生态农业观光带,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游客来生态农业观光带休闲度假,享受江苏沿海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