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台湾地区抓住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台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对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发展中介辅导机构
目前我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绝大部分是政府资助创办,数量较少,覆盖面较窄、功能较单一,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难以解决普遍存在的产研对接、成果转化问题。为此应借鉴台湾地区的半官方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经验,在强化政府监管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推动成立类似的专业辅导机构,吸引带动更多科研院所加入,搭建以战略新兴产业为核心,以相关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各类社会中介服务平台,从事创业培训辅导、创业投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等综合服务,带动更多更强的研发成果和产业项目在我省落地。
二、优化产业园区研发布局,逐步形成品牌集聚效应
目前,我省各类各级科技园区虽多,但还存在着项目重复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产业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品牌集聚效应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应研究借鉴台湾地区创业园区分工布局经验。台湾立足全局规划、整体配套,最终形成北部以半导体产业为重心,中部以航天、精密机械为核心,南部以光电产业为中心的三大园区群落,在科技研发上既有侧重,又有互补,涵盖了台湾整体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建议我省应着力对已有各类科技园区、创业特别社区和创业基地实行科学规划、市场定位、功能区分、资源重组,加快高新技术研发成果的就地转化,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三、促进传统产业高端转型,率先倡导融合发展模式
当前我省传统产业中普遍存在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重化工业产值占比偏高、结构优化任务艰巨、土地生态约束加剧等问题。为此应借鉴台湾地区在《2011产业发展纲领》中提出的强化产业全面升级、新兴产业加速推动、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及制造业服务化等发展思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定落实战略性发展规划和刚性考核指标,对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如电子信息、石化、汽车、钢铁等,着重以延伸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提升竞争力为目标,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战略、“两化融合”、集聚发展、兼并重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为抓手,以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科技全面改造和提升企业产能。
四、搭建科技创业融资平台,全面实施创投优惠政策
台湾地区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业务总量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据统计,为台湾地区创造60%以上GDP的创新型企业,在起步发展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益于创投基金“输血扶贫” 的“恩惠”。台湾《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及税收法中对创业投资公司股东按所投资金额的20%抵免个人或法人所得税的规定,曾极大地激发了岛内外在台创投的热情。我省应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做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成科技创新创业的现代金融体系。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诸如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科技小贷、科技债券、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融资项目;另一方面,可抢抓机遇,适时向中央申请地方在创投风险基金等方面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社会机构、民间资本等主体参与科技创新创业。
五、发挥科教名城特色资源,积极揽储高端创业人才
我省拥有强大的科技基础和人才队伍,然而,高端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创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前应借鉴台湾地区的成功做法,进一步形成激发创造活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一是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对本地人才创新创业的教育及训练,增强市场与技术的衔接紧密度;二是创设“江苏科技创业创新奖”,由省政府定期颁发,形成导向;三是借鉴西方国家“创业天使”经验做法,鼓励引导海内外高端人才利用自身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参与有关创新创业的投资、咨询和指导等辅助工作;四是提升政府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才科技创新创业的成功率、贡献率和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