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越来越重视对高中生的升学指导,各级政府均对升学指导教育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但我省升学指导的开展存在几个问题:
1.政策难以落实,组织架构尚不完善
尽管各地越来越重视对高中生的升学指导,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面临很多具体障碍与问题,如升学指导的理论体系建构、师资队伍的培训等。全省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来引领这一教育改革。而部分高中和高校或企业的合作大多仅停留在初步阶段,没有持续性,对学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2.升学指导难成体系
升学指导并不仅限于高考填报志愿之时,而是需要延伸至高一甚至更早,对学生的生涯规划理念进行渗透和引导。目前学校对高中生升学指导的内容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且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的需求,升学指导并不能提供全面系统的信息。另外,大多数高中生在选择未来专业及就业方向时,会听取教师及父母的建议,但他们都缺乏生涯教育的意识和专业知识。
3.升学指导信息平台有限
有些学校尝试开展了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但缺乏专业师资,缺乏足够的课时,升学指导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展一两场讲座也不能对学生的升学指导有很好的效果。此外,企业与人才测评公司提供的生涯指导信息,基本上仅仅针对大学生群体,而对高中生的升学指导较少。
建立有效、适合我省的升学指导信息平台有利于提高升学指导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升升学指导的质量。为此建议:
(一)针对不同群体,打造专业的生涯指导机构
我省宜采用“政府推动,学校主导”的模式,联合高校、企业、家庭等多方资源,建立专业的生涯指导机构,分别为高中生、教师、家长提供针对性高、可行性强的信息,共同打造高层次、多方面的升学指导信息平台。为学生群体提供系统性的测评工具,以帮助学生探索自身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并整合高考志愿指导信息、大学与专业信息、行业与职业分类,以满足学生外界探索的需求,同时提供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升学信息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涯规划的认识与能力,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针对教师群体,生涯指导机构应有意识地培养高中教师的生涯教育技能,提高教师的生涯指导意识,为教师提供生涯教育的专业知识。针对家长群体,生涯指导机构应为家长提供生涯规划的知识,以加强家长的生涯规划意识,并为家长提供高考志愿指南信息、大学与专业信息、不同行业与职业信息,以间接地完善学生的升学信息。
(二)建立有效的、可行的信息平台载体
1.网络平台
生涯指导机构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设置学校专有网络,并发掘公用网站信息,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学校平台
包括主题班会、家长座谈、校友会、系列讲座、宣传渠道和通讯渠道。班主任在班会中可以嵌入相关主题,融入大学与专业信息、职业信息,并开展自我探索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座谈,家长通过座谈获取各类学生及外界信息,并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发展,为其提供有效的可利用资源;邀请优秀毕业生走进学校,讲述他们的大学生活与职场感悟,提供真实的外在信息,传授宝贵的间接经验,进而解答学生面对专业或职业选择时的困惑;邀请专家召开升学指导相关讲座,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搭建信息平台,启发激励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促使学生整合自我探索和外界探索以有效应对升学;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宣传平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媒介,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及思想渗透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手机短信服务,定期为教师与家长提供升学指导的相关信息,让教师及时接收外界信息,并传达给学生,同时让家长接收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动态。
3.社会平台
加强企业与中学的联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 引领学生进入职业的殿堂,同时号召企业踏入中学,促进学生对就业情况、人才需求状况的了解。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深入了解社会各产业、行业的情况,适时参与社会实践, 亲自体验职业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养成自觉认识职业、体验职业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