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它以游客为中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各旅游服务要素的相互感知,并在感知中实现新型旅游服务的综合运用。目前,我省把智慧旅游作为将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智慧旅游的起步和建设,智慧旅游正从一个新概念转变成可感可触的新体验。
一、我省智慧旅游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江苏的旅游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以苏州市为例,目前苏州已经建设并完善了中、英、日、韩、法等语种的城市旅游门户官网,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即市、区、点三级旅游咨询中心和12301旅游咨询热线、旅游官网互动相结合的全市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了以展示、交流、推进品质旅游和诚信服务的苏州旅游诚信网,打造了融合旅游营销各静态和动态要素的综合网络营销平台建设,为智慧旅游推进积累了丰富的各类数据。目前苏州市首批智慧旅游项目已经推出,即基于3G智能手机终端的移动导游系统、基于旅游电子沙盘的旅游信息资源库和苹果手机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
我省旅游信息化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旅游信息化发展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
1、各市特别是区县旅游信息化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尚显不足,旅游管理机构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尚不明显。
2、旅游公众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信息获取效率不足,信息呈现渠道较少,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特别是行业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中小型旅游服务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相关投入较少。
3、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与人才严重缺乏,面向新型旅游产业化发展所需的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不足,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良性的循环机制,政府和企业有效互动不足、尚未形成合力。
二、建议
要架构面向游客、面向从业人员、面向管理部门的智慧旅游工作,让游客在江苏旅游之前、之中、之后,都能通过现代信息终端,方便获知、互动,并借此提高我省旅游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让游客更好地游览、体验。
1、建立健全智慧旅游建设组织体系
加强我省智慧旅游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宏观决策,建立有利于发挥智慧旅游重要作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综合管理体制。建立旅游信息化工作机构完善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加强与智慧城市各平台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明确的合作机制,实现积极有效的信息交换和合作联动。设立专项引导和扶持资金,优先保证公益性旅游服务项目的资金,加大对智慧旅游建设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引导力度,加强引导资金使用的统筹管理与监督审核,提高全省智慧旅游的整体水平。
2、进一步加强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
在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并逐步建立标准统一、数据规范、持续更新的旅游基础信息数据中心。通过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形成数据交换机制,引导旅游企业以及游客参与旅游信息的更新和维护,保障旅游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不断提高智慧旅游运营服务水平
明确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商等在智慧旅游中的角色和关系,积极探索各种运营合作机制。在部分项目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引入本地专业服务商参与服务运营,不断提高智慧旅游运营服务水平。在旅游消费层面,持续打造具有消费功能的网络载体;在旅游经营层面,探索研发数字管控平台;在旅游管理层面,研发构建网络,实现政务数字化。
4、以点带面推动智慧旅游整体发展
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确定重点项目,扶持重点企业,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按计划分步骤实施,提高相关项目的实施效率。部分项目可以通过建立示范点的方式启动,试点成功后在全市范围推广,并争取部分项目发展成为全国智慧旅游示范项目。
5、建立智慧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明确智慧旅游相关人才的需求,制定完善旅游信息化和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政策,相关急需人才,优先纳入各地人才引进计划。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旅游信息化服务商、在线旅游网站加强合作,组织智慧旅游相关研讨会议和培训,使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同时,对智慧旅游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