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省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针对实际分类发展家庭农场
我省苏南苏北工业经济基础不同,在农业发展水平上也有比较大差异。苏南家庭农场是农业走向联合发展、企业化发展的形式,实施以“三大合作”中农业专业合作为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资本、人才、土地优势,使农业向更高级的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发展。苏北目前应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数量,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要引导其向联合经营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
二、适当延长和稳定家庭农场承包期
规模经营业主普遍担心承包期不稳定,给投资收益带来影响。承包期过短,农业经营者不能做到种地养地相结合,无法获得有机、生态、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承包期过长又不利于政策调整,不利于土地使用权所有者获得稳定增长的收益。建议先把土地使用权量化到农民,再通过市场化流转到规模经营承包者,流转土地租金应根据使用权市场价格波动,但承包期应适当延长和稳定。农民可以在流转市场中再获得规模经营承包权。
三、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家庭农场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对家庭农场发展带动效果是明显的。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广“田娘农场”模式,给予家庭农场以技术、肥料、耕作、收割、加工等有偿服务,产品高出市场价被企业收购,并以企业品牌获得附加值收益。吸纳工商资本投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土地流转收入。
四、加强服务保障家庭农场生产需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撑,保证种子纯真、防病治虫及时,解决农业资金、农业机械、农业仓储、农产品初加工等农民家庭农场的困难。健全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等制度,稳定家庭农场生产。充分利用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站等资源,加强对家庭农场经营业主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农民的职业培训。建立土地承包准入制度,在竞拍承包地前,要取得绿色证书或相应的农业经营资格证书,提高从业者的资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