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4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4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4-01-19 15:45 来源: 本站原创

建设福利养殖促进我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施振旦 委员

现代畜牧业发展以规模化集约化和良种良法为主要特征进行生产。这些生产要素促进了我国和我省畜牧业在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我省也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依靠科技内涵发展,围绕特色重点突破,种种措施使我省年畜牧业获得持续增长,生猪出栏量达到3000万头,家禽出栏量达到6.5 亿只,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21.5%的较好水平。

然而,我省畜牧业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除了近年新建的一些大型企业以国际先进水平和标准进行生产外,绝大部分的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下;特别是许多从业农户没有标准化养殖习惯和做法,许多农户养殖条件简陋恶化,动物防疫和生物安全性低下,严重影响畜禽福利、健康和生产性能,往往导致恶性动物疫病甚至是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不仅对农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加大养殖农民增收难度,对我省畜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畜牧业发展的以上问题,有些与农民的不良思维习惯有关。如许多农民为了避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而而走险,冒动物发病的风险而不对家禽接种疫苗;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减少养殖成本投入,使畜禽舍和治污设施简陋,或者在给定大小场所过度饲养造成超负荷运行。这些都严重损害当前所养殖的快速生长动物所需要的生活环境,除降低动物福利、健康和生产性能外,在极端情况下则造成各种疫病多发复发和大量畜禽的死亡。虽然影响广泛的“黄埔江死猪漂浮事件”和“山东药鸡事件”都不发生在我省,但类似的家禽因病大量死亡事件在我省也是家常便饭。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隐患,有些也与政府的某些政策不当有关。例如我省某些地方禁止养殖业者建造环境舒适、动物福利良好的永久性畜禽房舍,而只允许建造成本低廉易拆卸的塑料大棚型畜禽舍。此类低档次大棚型畜禽舍难以控制其内小环境,无法给予动物应有的生活舒适等福利待遇要求,极易危害动物健康、生产性能和抗病力,特别在冬春季极其诱使动物发病和死亡,也是造成目前一些人畜共患病如烈性禽流感流行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省目前采取走的经济低档次畜牧发展路线,虽然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了畜牧业总量的快速增长,但也存在很多隐患特别是生物安全问题还影响到社会稳定成为政治问题。例如2013年的禽流感H7N9新疫情的流行,由于最终造成政府取消活禽交易和禁止家禽的运输流通,最终反作用于整个家禽业造成全国600亿元的经济损失。我省农民和企业也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他们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促进我省畜牧业能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我省需要系统地从养殖业布局规划、养殖环境建设、从业人员素质、政府部门的政策、使之与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整治,并且需要不断研发和引进新颖环境控制科技,使养殖业档次达到一个新台阶,动物的福利待遇得到较好的满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对养殖场布局进行系统良好规划,使之远离居民区,防止动物病原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传染、相互影响;同时根据周围能够吸收消化粪肥的农田规模来确定养殖场的动物容量和养殖场的建造规模。

2.采用立法形式强制实行畜牧养殖的动物福利标准,提高养殖进入门槛和行业自律规则,明文规定破坏动物福利的惩罚措施等,同时教育从业人员树立福利养殖理念,自觉遵守和建立动物福利生产的理念和习惯。

3.从满足人类福利要求和动物福利待遇要求出发,建造环境控制良好的养殖场舍。如要杜绝贪图方便的低成本大棚畜舍,而建造能够保持舍内环境降低病原和毒素污染的畜禽舍,使动物生活舒适安逸,以提高动物健康抗病力、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防止人畜共患病的流行。

4.研发和应用新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设备和技术。如强制性建造和应用耐高温细菌消化动物尸体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和新技术,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如粪便的沼气生产等设施设备,以及“养殖-沼气-种植”的物质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

5.采用高标准新技术进行动物养殖,如要采用优质原料配合畜禽饲料喂养动物,杂粕类或发霉的玉米等劣质原料必须经过处理提高营养价值并降低其生物毒性后方能使用,同时应用益生菌代替抗生素以排除耐药细菌的产生和净化环境有害细菌和内毒素污染,为人畜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6. 建立良好合理的畜牧生产组织化工作,通过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将分散的个体养殖户适度规模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和标准化生产,防止无序竞争和无底线的降低成本,并明确落实龙头企业和农户所要负担的经营和社会责任,并促进龙头企业和所带动的之间为了改善养殖环境条件而进行养殖利润的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