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5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5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5-01-25 19:41 来源: 本站原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体育健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为六大消费增长点之一,体育产业已逐步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已达626.11亿元,占GDP总量1.06%。但是,体育企业还面临着税费负担偏重、运营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发展难题,体育产业仍然存在诸多体制机制性障碍。一是享受体育产业政策难。体育产业可以享受国家和省服务业所有政策的规定没有落实,财政、金融、税费、土地等扶持政策缺乏具体细则,比如体育业3%的营业税税率、水电气一般工业价格未落实。二是享受相关行业政策难。国家和江苏均明确体育享受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并将体育纳入养老、健康、旅游等产业体系,但在具体政策设计方面,体育企业很难享受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三是体育企业融资难。绝大部分体育企业因轻资产缺乏抵押、担保,无法解决融资门槛问题,普遍存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

    为此,我建议:第一,明确体育产业地位。辅以相应的政策措施,精心培育,体育产业有望迅速发展壮大,将体育产业纳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列。第二,强化税费价格改革。推进政策落实,尽快梳理、细化已出台的体育营业税、水电气价、房产税等政策,明确适用范围、概念界定。完善体育场馆房产税政策,扩大体育场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范围,对由企业管理的场馆也应给予减征或免征。出台体育服务业水电气热等价格政策,明确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的水、电、气、热按照居民价格标准执行。第三,构建体育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体育与金融融合,培育一批为体育企业提供相应服务的金融服务机构。引导专业担保公司进入体育产业领域,进一步分散担保风险、撬动商业资金进入体育融资担保行业。完善体育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建立体育特色的信贷、金融、债券和保险等金融类产品。扩大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和体育类专项资金额度,采用风险补偿等方式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向体育企业放贷。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立由社会资本参与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