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民心、安天下的重要产业。畜牧人才队伍肩负着畜牧技术推广、畜禽防疫检疫工作、畜牧产业发展的重任,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服务“三农”发展以及畜禽食品安全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推进畜牧兽医人才队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对全省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一)人才短缺难觅。一些从事畜牧产业的企业反映,当前,对畜牧兽医类人才的争夺趋于白热化,很难在招聘会上招到人。今年,我省首场畜牧兽医人才专场招聘会在扬州大学举行,众多农牧企业求才若渴进场招才,但全省畜牧兽医类应届毕业生数量偏少,甚至还不能满足一家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报考遇冷难招。当前,一些开设畜牧专业的高校普遍反映,学生报考该专业的积极性不高。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反映,高考畜牧和兽医专业的志愿填报已持续近20年“冷门”,该校畜牧和兽医今年计划招生280多人,最终仅录取17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还是通过服从志愿调剂的。因为人才争夺异常激烈,企业为本科毕业生开出的月起薪已超过4000元。
(三)结构老化难续。从年龄结构上分析,35岁以下的年轻技术人才仅占较低,有的地区和单位甚至将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技术人才储备严重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省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四)知识陈旧难学。一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大都数是干部职工参加工作前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更新的主要途径是依靠零碎时间的通过网络和报刊杂志自学获取,对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掌握较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动物防疫高标准、严要求的需求。
随着畜牧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畜牧业结构将逐步实现以下调整,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的畜牧企业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科技进步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加强畜牧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强畜牧兽医专业院校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力军作用。要适当扩大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规模,以适当降低招生分数的政策鼓励学生报考涉农专业。可以借鉴“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的经验做法,研究探索面向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和相关企业构的大学生订单式培养政策,拓宽毕业生定向就业渠道。
(二)加大畜牧兽医人才经费投入。加大财政对畜牧兽医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和奖励基金,主要用于我省紧缺的高层次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引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人才培训多元化格局。
(三)创造畜牧兽医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加强畜牧兽医人员培训和继续再教育。要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有用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提高全员素质”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在职畜牧兽医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通过送出去培养、请进来讲学、结对子培养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现有畜牧兽医人才的知识结构,改进完善现有的人才奖励办法,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畜牧兽医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相关工作,鼓励畜牧兽医人才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