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设施是国防事业和人民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属于地下设施,包括一般防空洞、防空地下室、地下食品物品储藏室等。江苏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也是国家防卫、平民防护事业非常重要的省份,地下民防设施众多,大多处于闲置或利用不充分状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原则,大胆探索,加强研究,以推进我省地下民防设施的综合利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老旧地下民防设施的历史警示教育作用
12月13日是南京作为民国首都的惨痛历史纪念日,今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南京参加重要纪念活动,以后国家每年都要在南京举行公祭活动。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南京乃至全省各地都有一些抗战时期的地下防空设施。应借鉴俄罗斯、德国等先进国家开放地下民防设施供市民和游客参观的做法,发掘整理并开放有关抗战内容的老旧地下防空设施,以此作为民族抗战的历史载体,对市民、游客和青年学生进行历史警示教育,增强国家理念,警示后人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
二、利用地下民防设施作为市民百姓平时休闲的场所
南京等有关城市在炎热夏季利用城墙防空洞夏凉的特点,供广大市民百姓免费纳凉,得到广泛好评。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城墙、岗地、山体等民防地下设施冬暖夏凉的特点,进一步开放现有的地下民防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几乎全年(全季节开放,特定日期关闭)都能进入的休闲游玩的场所,或办成社区活动中心,以缓解城区休闲场地严重偏少,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努力满足市民的需要。
三、利用地下民防设施广泛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
目前我省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为烈士陵园、战争纪念馆和重要领导人故居等场所。应进一步拓宽青少年爱国教育的思路,明晰国防教育不同于爱国教育,它是爱国教育的拓展和深化,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接受军训,还应借助国防设施塑造国防意识。建议利用现有地下民防设施,开展实物讲解及演练,促进防护防灾思考,提升战时防护素质,进一步增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意识。
四、改造地下民防设施作为特定人群的创新创意园
创新需要一个宁静的局部环境,可借鉴改造老旧厂房作为城市创意园的做法,将地下民防设施稍加改造成为文化艺术创意的场所。应根据我省地下民防设施的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有偿利用的原则,对地下民防设施加以适当改造,出租给文化艺术创意人士使用,进一步促进我省文化艺术创作事业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