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5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5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5-01-29 22:23 来源: 本站原创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内外产业调整和转移步伐加快,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实施,均为淮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十二五”以来,淮安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以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突破,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路径,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淮安已成为苏北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淮阴区、金湖县等6个县(区)成为实施省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示范单位。淮安连续7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盱眙县、金湖县荣获省级创新型试点县。

一、淮安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正加快推进。淮安市成立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等2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统筹协调淮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淮安积极打造淮安市科技广场、省级苏淮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等重点科技品牌,重点建设了国家级淮安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淮安市大学科技园等重大科技品牌。

二、建议省级层面从三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淮安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步伐

(一)支持淮安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新园区。为促进淮安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淮安市先后启动建设了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211月经省政府批准,由江苏淮阴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淮高新区依托淮安盐碱科技产业园建设,于20135月由淮安市人民政府向江苏省人民政府提交了申请建设省级高新区的请示。根据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3年第61号)的有关精神,产业园比照省级高新区(筹)进行管理,待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后,优先建设省级高新区,2013年底,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议省级层面支持我市淮安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园区,苏淮高新区尽快创建省级高新园区。

(二)支持国家级淮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20139月,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求,园区建设期限为3年,期满通过验收后,方能获得授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估指标由六大方面19个具体指标组成,对照创建指标和时间要求,淮安园区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省级层面上的协调和帮助。建议省级层面:赋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更多优惠政策。园区同等享有省政府赋予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有政策优惠条件。省有关部门在财税、项目、土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园区倾斜支持。

(三)支持淮安市科技广场建设。淮安市科技广场主体功能区落户于淮安智慧谷内,建设2-3万平方米的科技大厦。围绕推动科技服务机构集聚,构建完整科技服务链。科技广场依托淮安经济开发区作为实施主体,主体功能区落户淮安智慧谷,以淮安软件园、留创园和“智慧谷”在内的“三核”驱动,倾力打造核心区;以淮阴、淮安、清河、清浦、盐化工园区等几个市辖区和园区为拓展区;以涟水、洪泽、金湖和盱眙四个县为外围区,最终形成以科技广场为核心支撑,辐射全市各县区,带动全市科技服务业跨越发展。建议省级层面加大对淮安科技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在淮安市打造科技服务集聚区即淮安市科技广场建设方面,予以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并鼓励各类优质科技服务资源向淮安辐射,入驻淮安市科技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