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材料技术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化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结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对节能减排、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重大问题的共性技术之一,多国政府将膜技术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江苏省膜材料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目前尚存在产品应用推广的困难,为此建议加快推进本省分离膜材料产品推广应用,在促进全省区域绿色发展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取得生态环境和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成效。
一、江苏省膜材料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基础
2014年全省拥有75家从事膜材料制造及相关的企业,产值预计达到35亿元,产品覆盖有机膜、无机膜两大领域的各个环节,在国内膜材料领域有着明显的整体竞争优势。
一是培育了一批行业内知名企业。如久吾高科无机陶瓷膜生产规模国内第一、全球第三,江苏凯米是国内最大的管式有机膜生产企业。江苏蓝天沛尔膜业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膜产品——MBR高抗污染平板膜。江阴市金水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在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管式滤膜领域的核心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二是拥有一批研发和产业发展平台。已建成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机膜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膜材料研发中心和江苏省膜生物反应器(MBR)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膜分离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中心。还建成了江苏膜科技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膜科技企业孵化器、南京宁浦膜材料产业投资基金等4个产业发展平台。
三是拥有一批科研领军专家和大量科技人才。江苏省膜材料科技拥有徐南平院士、邢卫红校长、郭有智教授、金万勤教授、周竹发教授等一批领军专家,建立了一批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梯次搭配合理的博士、硕士科研团队。
四是拥有一批行业领先的技术。江苏省企业开发了陶瓷膜、分子筛、高分子膜、无机有机复合膜、金属膜等一大批应用技术与成套装备,在化工、制药、印染、水污染治理、海水淡化等领域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拥有众多技术专利,其中久吾高科一家企业就有技术专利82项。
二、江苏膜材料产品存在应用推广难度大的问题
虽然江苏膜材料产业拥有顶尖的人才、国内领先的技术、较完善的发展平台,但是发展速度缓慢,与技术、人才和发展平台的发展极不相称。主要原因是市场占有率低,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国际巨头陶氏、科氏、GE、西门子、三菱等公司,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如国内反渗透膜有90%来源于进口,超滤和微滤膜进口约40%。
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一是企业在开发市场时遇到用户对新技术了解不够,或对国产产品、地产品牌信任度不够,为求稳不愿尝试。二是膜材料生产企业对相关项目信息和政策了解不及时,未能抓住机会。
三、加快推进膜材料产品应用推广条件成熟
(一)市场前景广阔。膜材料对节能减排、保障饮水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显著,市场前景广阔。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报告,预计十年内我国膜法水处理工程将以4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膜产品产值年增长率也将达到20%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届时中国膜市场将占全球膜市场总需求量的15%-20%。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预测,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1.05万亿元和1.39万亿元,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4355亿元和4590亿元。在此背景下,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膜技术在未来十年间将迎来大发展。
(二)政策推动为膜材料推广应用提供契机。随着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大,人民对改善环境质量、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级政府为应对资源能源约束和治理环境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江苏省出台《省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和《江苏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力度。
(三)江苏省膜产品应用技术成熟。目前江苏省膜材料产品在化工、制药、水污染治理、油汽分离等多个领域取得良好效果。如瑞洁特公司在南京六合马鞍街道建设的生活污水整治项目,覆盖处理三个村,出水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久吾公司与山东某公司合作,建立了10万吨/年己内酰胺成套膜反应器装备,与中盐合作建设了中盐金坛盐水精制反应装置。天膜公司金祥石化油汽分离回收项目等等都取得良好效果。江苏华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产品硝酸铵冷凝液废水治理回收装置经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开磷剑江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公司使用进行,均已通过达标验收,是全国硝酸铵冷凝废水回收治理唯一成功达标工程。
四、加快推进江苏膜材料产品推广应用的建议
(一)搭建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搭建相关需求企业与膜材料产品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利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生态文明、节能环保政策的机会宣传膜材料产品对节能减排的作用,促进供需双方的交流合作。
(二)建设示范工程。在全省范围内选择石化、钢铁、火电、污水处理等方向的企业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工程,用示范效应来带动膜材料产品的应用。
(三)政府采购优先选用。在省及各市政府的重大节能减排、污水处理等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省膜材料产品。在其他需采购膜材料产品的政府采购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省产品,以此带动产品销售。研究制定首购首用政策,推进风险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