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6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6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6-01-23 21:59 来源: 本站原创

江苏是农业强省、水利大省,全省境内河网密布,沟河纵横,农村水利在保障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村水利发展形势总体看好,建设资金投入稳步增长,圩区治理和排灌体系不断完善,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不断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等项目稳步实施,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不断规范。在充分肯定全省农水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更加客观地认识到,全省农村水利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标准、长效管护、改革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推进水利改革创新的重要一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精准扶贫,是中央赋予江苏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全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需要农村水利的科学发展与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推进江苏农村水利大发展,需要统筹农业现代化、水利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等重要方面,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全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建设,为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现代化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为此建议:

一、农村水利现代化规划要提升完善。农村水利现代化工程惠及民生,造福百姓,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把农村水利现代化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盘子,作为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揽子谋划实施,乘风乘势加快推进。在农村水利现代化项目的规划、选址、设计等工作中,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农村产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迫切问题为原则,考虑农村人文风俗、农民生活习惯、农业生产必需等因素,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完善提升,统筹推进

二、农村水利现代化项目要规范建设。农村水利现代化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系列工程,要以质量为前提、科学为支撑、效果为保证。项目的规划建设,要依法、科学、规范并程序化,适度超前、实用美观,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要科学管理农村水利设施,下决心破除只建不管、多建少管、重建轻管等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改变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基本现状,逐步建立权责明确、精简高效、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江苏农田水利现代化工程运行管理新机制。

三、农村水利现代化政策要落实到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关心,涉农资金、支农项目很多,涉及农水的政策很多。要按照中央、省补助农水的政策意见,督促各地各部门将农村水利项目建设配套资金足额、及时落实到位。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调动社会组织投资农村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对圩口闸、排涝站、防洪闸等公益性工程,按照规定标准落实财政管护经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有关文件精神,督促各地把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纳入下一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出台考核细则,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有效提升全省农水现代化管理水平

四、农村水利现代化改革要稳步推进。改革是推进农水工作发展、释放农水工作活力的重要推手。要进一步加快全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创新。大力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规范推进协会运作管理,加强农村抗旱排涝服务队、灌溉试验站、机电排灌维修公司等专业化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村级水管员制度和财政购买社会化服务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产权明晰、权责落实的江苏农水工程管理新体制,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推进全省农村水利工作事业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高效农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强厚实的现代化农水保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