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7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7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7-02-04 17:34 来源: 本站原创

近几年农村电商政策不断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商务部等的文件都提出了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江苏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好,网购支付与浙江比位居第二。2014年,江苏被认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试点省份,2015年全省共有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3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50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农村电商“三分天下”格局初现,但互联网普及率低、网店规模偏小,农资电商偏软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且城乡差距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有待提高,以淮安市为例,2015年末互联网注册用户76.11万户,增长5.7%,实现城镇光纤到户普及率100%,乡村光纤到户普及率仅为80%

二、网店规模偏小。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省“互联网”指数19.7,网商数96.8万家,其中16个淘宝村共开设网店8953家,年度交易额42.06亿元,平均每家网店的年交易额仅为4.7万元,其中低于10万元的网店占46.25%

三、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相对不完善。农村地域分布广泛、交通相对落后,涉农电商企业大部分处于初创阶段,规模较小且经营模式单一,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适合乡村特点的县()至村物流网络还未形成。

四、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人才缺乏。农民习惯于当面交易,对电商缺乏足够认识,加上近年来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留在农村的农民对电商接受程度普遍不高。农村电商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甚至在部分地区,不仅人才缺乏,还出现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

发展农村电商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驱动,全社会参与、共同促进,加快发展,为此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建设“宽带江苏”“无线江苏”等工程的框架下,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宽带接入的普及率,加快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等建设,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通过设立农村电商产业园、孵化基地、电商创业服务中心等形式,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为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经营提供便利化通道。加快农资和工业品电商化推进,布控农村电商网络。

二、创建一批农村电商示范基地和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制定农村电商“下乡进村”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创建一批农村电商示范基地和产业集群。徐州沙集镇的东风村、兴国村、宿迁的大众村围绕家具产品,形成了具有4318家网店、年交易额达20.3亿元的家具产业集群;宿迁沭阳的周圈村、解桥村、新槐村和堰下村,在传统花木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网店2181家、年交易额5.7亿元的花木产业集群。扬州、连云港和南通依托毛绒玩具、水晶和家纺产业,分别形成了年网络交易规模达3.23亿元、3.20亿元和1.36亿元的电商集群。依托农村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结合现有成功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引导推动“电子商务+地方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品牌农副产品”的深度融合。建成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农村电商运营服务网络,建设农产品网货中心和线下体验馆,为农村电商发展和创业孵化提供载体支撑。

三、提升江苏农村电商的品牌形象,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特色产品和农产品质量、打造地方生产和销售品牌是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进一步引导鼓励农村网商增强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要引导个体网商开展商标、专利等申请注册;引导市场主体、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或基层组织申请集体商标、地理标志等,切实提高产品质量、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农村电商经济的品牌。如能人带动电商创业的徐州沙集镇的家具产业、传统产业衍生的南通川姜镇的家纺产业、基层政府引导产业转型的宿迁大众村的家具产业、地方特色农产品驱动的苏州消泾村的水产产业。同时,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电商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村网商大户和龙头企业不断丰富商品和服务种类,推动产业链延伸,通过“网络销售”推动“实体制造”的发展,从而加快农村传统产品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四、要加强农村居民电商人才培养,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体。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进行教育培训,教会农民如何使用电商平台,提高农民从事电商的内在积极性,使农民从电商中获得实惠。应建立多元化全产业链的农村电商教育孵化体系,推动电商人才培训孵化基地建设,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实施百镇、千村、万人从政府到企业的电商“百千万”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整合扶持发展的政策和资金,将发展农村电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积极对农村各类人员特别是贫困人口进行电商培训,既有利于推动贫困人口脱贫,又能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