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教育戏剧课堂的建议
江苏是教育发达省份,也是文化资源大省。2018年,全省将进行新一轮高中课改,2022年,江苏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这必将带来整个义务教育和高中段的改革,决定着江苏教育的改革发展能否跨上新台阶。无疑,全面素质教育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建议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在全省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实施教育戏剧课堂全覆盖。
教育戏剧课堂不同于戏剧教育。戏剧教育是专业教育,戏剧作为表演的呈现,对应专业舞台表演,比如对应艺考的声台形表课,戏文、导演、影视策划等,“戏剧进校园”活动也是侧重表演和普及;教育戏剧课堂则是通过戏剧手段进行全人教育,并非让学生学习成为演员。而是通过戏剧这个综合平台育人,让参与者从中体悟人生的哲理。目前,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教育戏剧课堂均十分普及。
鉴于目前学校现状,建议教育戏剧课堂首先在小学生中展开,并逐渐下延至幼儿园、上伸到初高中。形式以少儿喜闻乐见的卡通肢体剧和故事表演为主。将文本阅读、戏剧表演、演讲和面对公众的自我表达相结合,进行综合培训,除多方面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外,还特别适合在7-18岁年龄段帮助孩子克服内向、羞怯,建立表达自信。
教育戏剧课堂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表演,而是如何在表演中获得知识。国内新晋知名舞台剧品牌雩剧坊、南京TPM戌度剧场等机构推广少儿剧、开展教育戏剧的实践证明:再现真实生活或故事,有益于孩子对已知世界和已知人的了解,有益于开创全新思维,创造全新环境。
国际上一项覆盖14个国家的调研结果显示,参与到戏剧学习中的孩子和没有学习戏剧的孩子差异很大。前者更自信,沟通能力更强,自己感觉充满创造力,在解决问题方面能力更强,抗压能力更好,特别是对不同事情从不同角度的理解,更具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更有规划,一旦有了目标后通常更具有恒心。
可见,教育戏剧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一个很好的抓手。建议:
1、召集教育、戏剧、心理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明确教育戏剧课堂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2、设立戏剧教育课程:教育戏剧课堂不是一阵风的活动,也不是形式上的戏剧进校园,应该纳入学校教育整体框架,最关键要有课程体系。目前课本剧没有形成体系,没有专业指导,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应集中包括民间资源在内的各方力量完成课程建设。
3、喜剧教育课堂可与校外成熟的戏剧教育/培训机构合作,让教育戏剧课堂及其参与者走向社会。重要演出、观摩、推广活动,也可采取政府、学校采购的方式,以解决目前学校教育戏剧课堂资源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