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超过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增速排名全国各省市第一位。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据测算,每一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二十个就业岗位,以我省2006年的出口额计算,农产品出口共创造了约260万个就业岗位。可见,农产品出口已经成为我省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但与全国各省市,尤其是与山东、广东、浙江等省市相比较,作为经济外向化程度很高的省份,我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却相对薄弱。面对江苏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以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壮大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如无锡市已形成了三个层次的高效农业模式:一是亩均效益1万元以上模式,主要集中在名优果品、高档茶叶、休闲渔业等产业;二是亩效益10万元以上模式,主要集中在高档花卉、名贵苗木等产业;三是亩效益100万元以上模式,主要依靠科技和资本的密集型投入,品种有"向山兰园"等,已经成为我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新亮点。这种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模式是江苏广大农民热切期盼的愿望。
但在农产品出口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限制和壁垒,这些技术性限制措施,原本是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经济欺诈行为的,但现在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却被一些实行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所利用,使我省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严峻。
在国际市场上,我省农产品成本、价格比发达国家相对较低,所处区位又便于开展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和发展国际国内物流,只要充分依托和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形成的障碍,我省农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应是大有可为的。为此我们建议:
一、调整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
调整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要在继续发挥我省水产品、蔬菜、畜产品等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基础上,让一些"非主流"的农产品挑起我省农产品贸易的大梁,我们应以市场为导向,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向高科技、高效益密集型农产品出口转变,发展附加值比较高、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二、加快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创新。
加快出口农产品的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国际市场,引进和示范推广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推广与之相配套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我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制订优惠政策,加大对新品种的补贴力度。同时要积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最新的环保技术及绿色食品加工技术, 改造提高一批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应用方面的科技创新。
三、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
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部门要把对农产品出口基地的认定与检验检疫部门对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备案同时进行,对种植、养殖基地全面推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认证,实行优胜劣汰的风险管理,确保农产品的源头安全。要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引导农民按标准化进行生产,使我们的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此外,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畜产品和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检测难的问题,尤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自有检测实验室建设的扶持力度。
四、培育扶持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
要在优势出口农产品领域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出口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并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民营资本介入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同时采取投资、贷款、财政补贴等倾斜政策,建立风险基金、价格安全基金和储备基金,把支农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的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出口基地的支持力度,应对市场风险和确保经营安全,重点解决出口农产品订单收购、营销、加工的贷款,出口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出口农产品检疫和质量检验应免费或最低限额收费。
五、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农产品出口信息网络。
针对农产品出口信息闭塞,流通不畅的弊病和技术壁垒趋势,必须重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建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信息引导、科技服务、市场开拓、价格协调、行业自律等作用,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出口;建立农产品出口情报网络,做好国内外农产品信息的搜集,使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有用的信息,及时应对。
六、成立专家咨询小组,为农产品出口提供智力保障。
由农产品行业协会成立专家咨询小组,分析我省出口农产品的特点与趋势,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 " 反壁垒 " 咨询,解决农产品出口中的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研究对策并制定应对措施,形成机制;同时咨询小组应根据需求,不定期地组织技术人员到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一线,培训并帮助农民和出口企业解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