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7-01-25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案者: 钱怡
内容:

    近悉,吴江市政府为了区域发展的需要,撤消了所辖黎里、芦墟两个古镇,而合并成为一个新的汾湖镇。经我们广泛听取意见,认为其撤消原有古镇是不妥的,理由如下:

    1. 黎里、芦墟两个古镇,追溯其历史均有几百上千年之多,至今天镇域内仍然保存着众多的历史遗存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就黎里镇来说,一是文保单位多、控保单位多。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柳亚子故居、张应春烈士墓),端本园、鸿寿堂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禊湖道院、闻诗堂等文物控保单位31处。二是古桥多、传统民居多。现今有青龙桥、迎祥桥、道南桥等古石桥10座。而镇区内尚有传统弄堂85条,古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其中正厅名叫鸿寿堂的一落九进大宅,在上世纪1986年编写的《苏州民居》一书中被称为"苏州各乡镇中保存下来进数最多的古建筑"(现该建筑尚存五进)。三是历史名人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黎里在历史上人才辈出,自宋至清,曾出状元1名,进士40名,举人85名,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就是其镇之人。此外,民间传说、掌故轶闻、历代碑刻等都深刻记载着黎里古镇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典故。因此可以这样说,这些历史遗存和人文典故构成了黎里这座历史文化古镇,而黎里古镇也因为有了这些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而名扬海内外。

    2. 从吴江市大的范围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诸侯并列的七大镇特色,这在城镇发展史上是独有的。不管是解放以前,还是建国以后,其每个历史时期都得到相安发展,错位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苏南模式",使得七大镇的发展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3. 黎里、芦墟两镇曾经在近年来分别被有关条线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因镇的调整撤消而被取消或不能继续开展下去。如黎里镇曾被建设部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芦墟镇则分别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和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等。

    为此,建议恢复黎里、芦墟两个古镇原有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