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7-01-27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案者:何忠正等2人
内容:

    最近省卫生厅郭兴华厅长向省政协医卫体委员会的情况通报会上说,省卫生厅同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社科院、城调局、农调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得出了如下意见:

    一、看病难主要难在求好医求名医难而不是缺医少药;

    二、看病贵是主要矛盾在困难群众中反映尤为突出;

    三、看病贵成因复杂,归结为:

    1. 药价虚高;

    2. 医院补偿机制不全,政府投入不足;

    3.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4. 医疗保障水平不高;

    5. 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

    四、医疗费用上就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五、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标本兼治

    这份综合调查看病贵的成因归结为五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问题的本质。报告把药价虚高列为首因。我认为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政府投入不足和医疗保障水平不高。而这两条都并不是卫生厅(局)和医院所能解决的。社会上把看病贵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医院和医生的市场化趋利和不规范行为,把医院、医生“妖魔化”除了恶化医患关系以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不必要罗排列详细的数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假设一个患者住院一次治疗化费一万元,按照目前的医保政策大致平均能报销6千元,自费部分平均在3-4千元。这一万元住院费用中医疗费用(包括手术费、诊疗费、住院费等)大约在6-7千元,药品药3-4千元,如果能把药品虚高价格下降50%,总医疗费用下降仅1.5-2.0千元。如果是自费病人他仍然要负担8-8.5千元,医保病人需付1.5-2.0千元。医保病人个人的负担降低50%,而非医保病人负担仅降低15-20%。这就明显说明是否享受医保对药价下降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说明发改委把药价降了十几次而群众并没有感觉看病“便宜”了的原因。

    据此除了政府加大卫生经费投入以外,应该把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医保制度作为解决看病贵的主要措施。建议:

    1. 扩大医保覆盖面  增加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

    医疗卫生投入主要投到哪里,是医院还是医保?我认为应该逐步转向投医保。群众有了医保到那儿去看病可以“用脚投票”。那个医院服务最安全、价格公允,就会赢得服务市场,就有医保病人的服务收入。这种市场机制并没有害反而有益,政府把医保扩大到困难人群低收入人群、务工农民、学生、儿童,对缓和看病难看病贵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2. 改变医保思路

    医保要改变包揽一切的思路。保大病、保重病、保会使人倾家荡产陷入贫困的医疗危机。“救急不救穷”大病不是所有人都会生的这样有限的资金会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是“撒胡椒面”。

    3. 推行补充商业保险

    有固定收主的人也怕生病,尤其是大病。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必然要有完善的保险制度,因此大力推行配套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不但可能,而且必要。

    4. 完善医保统筹管理制度和办法

    一方面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尚不充分,另一方面医保基金的结余却每年增加。据报道全国每年节余300亿累计已达2000亿之多。江苏也结余30多亿。医保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养老保险是“后付制”医保是“即收即付”结余的钱本人不能动,旁观者也不能动。沉淀多了,说句笑话,只有“贪污分子”能动。无此必要而危险。所以应该让个人账户沉淀到钱找到出路。例如可以在家庭内部融通给老人看病,可以给孩子做预防免疫,可以体检。总之用在参保者健康上,这些政策应予及时调整。

    5. 逐步扩大统筹范围,增强抗风险能力

    建立保障制度的安全阀门关键是“大数法则”参与的人多,保障统筹越大越安全,现在这种以镇、县、市为单位的医保统筹应逐步向全省集中或部分资金全省集中的方向转变。

    6. 简化医保手续,加强与医疗单位的沟通

    我去年已有相关提案涉及简化医保手续的问题。希望继续得到落实,同时医保部门要加强与医院沟通,增强服务意识,及时协调矛盾,不损害患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