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7-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案者:省民革
内容:

    互联网使用成瘾,简称网络成瘾、网络成瘾障碍等,是指由于不能控制上网行为而过度的使用互联网,引发明显的心理抑郁、时间消耗,并导致使用者社会交往、家庭关系等失败的一种现象。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现在正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据统计,在全国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而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青少年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同时根据我们对20001月-20062月期间国内有关网络成瘾的研究报告所作的文献分析,有70%以上研究网络成瘾的对象和青少年有关。

    2005年以来,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危害在全国各个媒体中都有大量报道。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从躯体方面来看,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进食过多而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体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

    二是从心理方面来看,患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不能从事别的活动,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感到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的视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因不能面对现实,常常处于上网与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冲突之中,情绪低落、悲观、消极。

    三是从行为方面来看,患者表现为频繁寻求上网活动的行为。为了能上网,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借款,欺骗父母,甚至丧失人格和自尊,严重者偷窃、抢劫。网络成瘾最为直接的危害是耽误了青少年学生正常的学习,尤其是网络游戏,导致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甚至逃课、辍学。网络中各种不健康的内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过分放纵,法律以及道德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从我们已掌握的相关材料来看,国内许多省市都已深刻的认识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开始积极开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调研和探讨。由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所做的调查可以看到,江苏在国内属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高发省份。但我省目前在这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却还没有深入的开展,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因此我们建议,尽快在江苏省进行一次相关的调研,以深入了解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

    同时,建议从以下方面积极开展对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成瘾的预防和管理:

    一、加强社会上网环境治理

    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经营者因为有利可图,往往对青少年上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经常有青少年食宿在网吧的现象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建议联合工商、文化、治安等部门共同协作,创建出一套更加合理的网吧管理措施。

    二、加强对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和使用网络的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

    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老师和家长应该有效引导青少年。建议在中小学中开设相关网络素养的课程,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作用,树立健康上网理念,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三、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对网瘾患者的治疗

    对网瘾患者的治疗,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这方面,建议组织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并借鉴其他成瘾(如饮食成瘾、毒品成瘾等)的治疗方法,综合进行研讨实验,寻找出一些能有效治疗网瘾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