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方发达国家国家逐渐接受中医中药作为治疗保健手段,并开始加以管理。如美国就有中医药研究机构146个、英国有中医诊所3000个、法国有中医诊所2600个、加拿大有3000个,澳大利亚已经承认中医药。国际医药主流市场虽向中国打开了大门但迈过那道门槛却是很难。国际中医药热的兴起给中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中国的医药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更多依靠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等手段控制市场。首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化学药品生产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必须发展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产业---中医药产业就是我国最有发展后劲的优势产业。另外,目前世界各国竞相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开发,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培育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也就是中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医药是典型的传统产业,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润躁、配伍反畏等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疾病诊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产品在市场上经久不衰的历史一方面表明了其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其面貌改变困难的现实。由于传统中药发展的能力和创新的动力不足,带来的后果是市场萎缩被现代医药产品取代或挤占,市场份额和中药自身的价值及历史地位很不相衬。从中药业的客观现实看,总体处于作坊式的简单粗放生产,从种植、收集、加工到生产等未能有统一质量标准,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适应症针对性不明确、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检测方法落后,生产工艺水平较低等,种种弊端导致传统中药产业发展缓慢,缺乏活力。
"现代中药"的理念,就是采用科技手段研究传统中医药,阐明本质、提取成分,寻找到新的化合物,把老中医的经验和感觉变成让当代人都能读懂的现代医药。
现代中药产业就是采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的进步,建立中药产业创新能力和解决制药技术瓶颈,形成合理的发展机制。
我们江苏虽是医药大省,中药产业相比化学药品则比较薄弱,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柱产业。2005年中国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达8.3亿美元,其中中成药及保健品出口额仅为1.5亿美元,一些在国内知名品牌成药也不被西方市场认同,更不能进入主流市场。中药现代化的话题提了多年,省有关部门也安排了有50多项中药现代化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省拨款仅为2000多万,可谓杯水车薪,这与培育现代中药产业的大课题也是很不相衬的。
为了让中华医药的瑰宝发扬光大、走出国门,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如江苏的扬子江、康缘、山禾等企业都在为中药现代化不懈努力。
从全局着眼,振兴中医药的重任、仅靠少数企业是难以承担的,必须由政府培育扶持才能实现现代化中药产业的目标。
建议:
1、建议省有关部牵头成立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领导小组。
2. 制定有利于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价格政策。对于致力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中药企业,给予特殊价格保护。
3.将中药国际化课题列入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并给予明确的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加快推进现代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4.设立中药国际化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开展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研究。恳请政府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