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7-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案者: 吴建宁
内容: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在中国各地制造的大规模暴行中最惨绝人寰的暴行,它与奥斯维新集中营的法西斯大屠杀、广岛原子弹爆炸,同为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的三大惨案。

    200712月,这一惨案发生己整整70周年了。在以往几十年的岁月里,由于种种原因,提及南京大屠杀事件,更多地强调的是日军的残暴,给外界造成中国人懦弱和任人宰割的形象,而对南京沦陷前,中国守军及其英勇悲壮的南京保卫战却很少提及,即便提及,也多以"指挥不力"等原因,将历史简单化了。

    在南京大屠杀事件70周年这样一个历史性纪念日里,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思辨诠释人类文明与野蛮、真理与兽性的较量,反映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因此,为那些在南京保卫战中反抗侵略,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中国军队将士们建立一座大型青铜群雕塑像,以纪念他们的英勇与悲壮,是对历史的负责,是对烈士英灵的告慰。

    1937"8·13"淞沪抗战结束后,日军继续西犯南京,妄图以武力优势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敌意志,迫使中国以最屈辱的条件讲和。1937124日,日军完成了对南京的包围。面对强敌,守卫南京的广大官兵心情悲壮,爱国抗日的士气高昂,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短暂而又壮烈的民族自卫战。

    在南京的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十余万众,投入激战。紫金山各要点、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光华门、通济门、中山门、雨花台、中华门、水西门等地都是激战终日。在方圆数十里的南京展开的这场为期8天的战斗中,敌我双方投入兵力达几十万,战况空前惨烈。中国守卫部队在武器装备低劣的情况下,殊死奋战,并没有被凶残、强大的敌人所吓倒,表现出大无畏的英勇气概。饶国华上将师长、易安华少将旅长、萧山令宪兵副司令、朱赤少将旅长、高致嵩少将旅长、姚中英少将师参谋长六位高级将领在战斗中壮烈殉国,总共有30000余名中国官兵在卫戍战中为国捐躯。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存亡,中国军队用鲜血在抗战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民政部查实,将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许多爱国官兵追认为革命烈士称号。

    在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7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地总结。南京大屠杀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人类惨案,面对侵略者,中国抗日军民是英勇的,南京这座城市是悲壮的。南京陷落前,中国守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南京陷落后,城内军民的各种零星反抗也没有间断。特别是在南京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反映了中国军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顽强意志,是对和平、正义、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追求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彰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建造南京保卫战爱国将士大型青铜塑像,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英雄主义品格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牢记历史、教育青年,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对外开放,让世界了解中国;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表现出的是祖国的宽广胸怀和时代的进步。

    用青铜材料熔铸雕像,庄重大气而又沉稳,可以进行永久固定和保留,特别适合表现历史事件的厚重。

    因此,建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和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牵头,迅速组织专家论证,制定方案,研究细则,规划实施。省、市人民政府分别拨出专款,在当年南京保卫战最惨烈的中华门城堡南面广场,也就是当年日军首先攻入南京的地方,建造大型青铜雕塑群像。以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暨江苏省、南京市各界人民的名义,在群雕像基座上镌刻纪念碑文,记述抗敌的历史。群雕像旁边,建造回廊,在回廊石壁上刻写殉国官兵姓名,告之子孙万代。

    塑像建造完毕,江苏省暨南京市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以纪念在南京保卫战中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殉国的英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