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十年来,宿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特别是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医疗卫生资源迅速膨大,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相比,医卫人员出现严重缺乏,已严重制约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目前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只有宿迁市没有市级医学教育机构。当务之急需创办一所培养本土医务工作人员的宿迁卫生学校。
一、建立宿迁卫生学校的必要性
(一)卫生人才短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卫生事业改革,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卫生领域,使宿迁的卫生资产迅速扩张,客观上需要大量的卫生人才。由于宿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外地卫生人才不愿到宿迁就业,在外地学习的宿迁籍卫生人才也很少回到本地工作。截至2005年底,全市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1.96人,远远低于全省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3.55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乡镇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二)生源外流。全市每年有初中毕业生10万余人,高中毕业生近4万人,相当一部分初、高中毕业生志愿上卫生学校,由于当地无卫生学校而无法实现,每年全市有数千人外流至山东、河北等地卫生类学校就学。
(三)培训任务繁重。全市每年要承担省、市下达的农村乡(镇)、村两级卫生人员的培训任务,需要有一所正规的卫生学校来承担培训任务。
二、举办宿迁卫生学校的可行性
(一)省市政府的重视支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全省继续加强对苏北地区的支持,在财政转移支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政策倾斜,特别要加大对宿迁市的扶持力度”、“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支持宿迁市采取比其他地区更加灵活的政策”和“重点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学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并在湖滨新城开发区专门规划教育园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打造教育产业集聚城,现已初步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宿迁教育发展之路。
(二)具有充足生源。全市共有人口256万,每年有初中毕业生10余万人,高中毕业生近4万人,加上山东、安徽、河南等周边地区生源,每年至少有1000名生源。
(三)具有一定的办学基础。目前宿迁医学培训中心有着4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宿迁乃至全国培养过2万余名医务工作者。学校占地30亩,建筑总面积约160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万余册,计算机150台。设有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化学、基护等实验室。在宿迁医学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宿迁卫生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多次到宿迁调研,对该市的卫生事业予以高度的关注,反复强调卫生改革要和医学教育相结合,尽快打造教育产业集聚地,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卫生需要。没有宿迁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因此,建议省政府批准宿迁新建一所卫生学校。宿迁卫生学校将由政府举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护理专业为主,面向乡镇、社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适应乡镇、社区需要的实用型卫生人才。同时,省教育厅、卫生厅、发改委要在学校建设和办学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业务上的指导。每年下达招生计划不少于 500 人,专业设置为护理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中医灰。学制分别为 3-5 年。主要招收初中和部分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均为普通中专(高职)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