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历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7-04-03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案者: 俞未一
内容:

   “择校”现象,年近来已愈演愈烈,每到暑假不少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到上奔波,希望选择一个好学校,并成为好学校的一员,有的甚至在临近毕业的寒假就查资料,到处打听择校的方法、程序以及准备“赞助费”,还有的特为孩子买“学区房”等等。现在已有 少家长把年龄甚不的孩子送往苏北等重点中学读书,其结果无疑给家长、孩子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及安全等方面的压力。

    义务教育法早已公布,江苏省的教育事业已到得很大的发展和巨大的成绩。大学的本科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全省中小学的设施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江苏省完全有理由在全国率先消除“择校”现象,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和公正性。否则“择校”现象必将成为一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而且孩子从小就在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肯定很难成为优秀人才,现在不但高中、初中、小学普遍择校,就连幼儿园此现象也在延伸。

    为此,建议如下:

    1. 均衡教育资源,特别要向薄弱学校作政策性倾斜。

    2.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彻底制止“乱收费”的现象,所谓的“赞助费”不能和录取分数线挂钩。

    3. 一个学校是否优秀,与校长、教师的水平关系密切,甚至胜过经费。希在评选各级优秀校长、优秀教师时,必须增加他们应有在薄弱学校工作的经历,而且在薄弱学校取得注目的成绩。

    4. 对学校工作的评估,除关注升学率外,更要看学生在毕业时和入学时的变化,如品德、成绩、体质、行为等方面,即使升学率不如其他学校,但学生在入学后有明显的变化,也应列入重点学校。

    江苏属全国经济教育发达的省份,在伟大的“义务教育法”的指引下,理应在全国率先消除“择校”现象,实现人们数吉年来所追求的“有教无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