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08年 / 第六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08年 / 第六期
发布日期:2008-07-31 16:01 来源: 本站原创

        2万余字的学习考察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近300条意见建议,触及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闪烁着委员们的真知灼见;49份大会发言分别来自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苏南苏中苏北市(县、区)政协以及委员个人等——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议上,这些数字向人们展示出了实实在在的政治协商成果。此次常委会议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协商议题,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委员的积极作用,群策群力助推江苏文化强省建设。
  一个深思熟虑的选题

  中共十七大指出,要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江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实力较强。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七大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明确要求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并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为建设文化强省指明了目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物质条件;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为建设文化强省开辟了广阔空间。江苏正迎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大好时机。人民政协人才济济,一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文化发展也一直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为充分发挥政协优势,积极履行职能,江苏省政协把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与政协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在确定常委会议、主席协商会议议题时,选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点,围绕这一有策略性的选题,积极建言献策。

  一套内功深厚的“组合拳”

  在这次常委会之前,省政协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打出了一套内功深厚的“组合拳”:向全体省政协委员寄发倡议书,鼓励每一位委员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踊跃进言,奉献智慧,先后有145位委员通过不同方式就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召开驻江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14位委员就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举行情况通报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和省新闻出版局的负责同志通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相关情况,了解我省在文化建设方面所作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共商江苏建设文化强省之计;整理汇总省九届政协委员关于文化建设的23份大会发言、215份提案、24期社情民意信息,总结九届政协在推动江苏文化建设中所做的努力与贡献;由省政协副主席带队分赴陕西、湖南、山东进行专题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政策;组织委员赴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并分苏南、苏中、苏北三片召开各市、部分县(市)政协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情况。这些活动开展得深入扎实,为常委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批实实在在的协商成果

  “……文化的软实力决定于文化的有效性,这样的文化能够使接受这种文化的人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对人类有更多的贡献、产生更多的人才。当文化能满足这种要求时,就是不可战胜的……”在省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议上,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关于和谐文化建设的讲座,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会上,副省长张桃林代表省政府作了关于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情况通报。会议共收到大会发言49份,大家围绕“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如:民革江苏省委提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多渠道投入;民盟江苏省委建议,通过建立一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产业背景、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管理协调机制、营造一个整合共融的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来增强江苏发展软实力;民进江苏省委建议,全力打造江苏文化名家名作名牌;围绕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提出,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扶持公益事业与产业结合,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加强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致公党江苏省委建议,以文化消费为抓手,促进文化生产、创新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等等。会后将形成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建议案,并报省委、省政府,以意见和建议促进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此次常委会议还邀请省委宣传部、省委研究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等28个省级机关部门、单位和有关高校的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参加政协会议收获很多,启发很大。政协是名副其实的“智囊团”、“人才库”。委员们围绕文化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通过深入基层和实际开展专题调研,提出的真知灼见,必将进一步推动江苏文化强省建设。

  金建明 尹 毅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