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0年 / 第十二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0年 / 第十二期
发布日期:2011-09-20 17:23 来源: 本站原创

了解民情 体察民意 集中民智

——省政协2010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回眸

尹毅     吴丹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就是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改革发展中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一年来,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1600篇,向省委、省政府报送60余条,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有22人次对其中的19篇作出批示,不仅为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促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推动了一些民生问题的及时妥善解决。

围绕中心,为转型发展建言

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关注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是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当前,抓住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课题,积极为“十二五”规划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既是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中之重。为此,省政协积极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的优势,努力推动委员的献策转化为政府的决策。

参观过上海世博会“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辆停放在未来展区内,集光电转化、风电转化以及二氧化碳转化发电“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叶子”。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是中国借助低碳经济实现重大产业转型的最好机会。尽快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使之在我省形成“燎原之势”,不仅是省领导关注的重点,也是政协委员们建言的焦点。“要进一步明晰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力度;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省政协编报的《建议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信息,助推了相关政策的完善。8月4日,省政府下发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明确在3年内,全省将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产品应用多样化。到2012年,初步建立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品牌产品为支撑的研发、制造、售后服务体系,使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整车生产能力达到6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量的比重要达到5%左右……

发展创新型经济需要有创新的眼光和思路。“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不仅拓展了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也给我省对台经贸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抓住ECFA签署契机  扩大苏台经贸交流》的信息,着眼新时期两岸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抛出一连串“金点子”:创新载体,构筑对台经贸合作新平台;创新举措,为苏台合作提供优质服务;创新渠道,推动一批江苏企业入台投资和扩大对台出口;创新机制,着力引进一批台资服务业项目。委员们切实可行的建议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肯定。

江苏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于我省实现“两个率先”具有决定性意义。2010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围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改革等问题积极建言。在9月份召开的省政协十届十次常委会议上,着眼全省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委员们又一次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办好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率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强省”目标;分层协调,多样发展,加速实现高等教育战略重点转移。《对制定我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四点建议》的信息上报后,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积极吸取,进一步完善我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的实施方案。

集思广益,为改善民生献策

2010年,民生状况的持续改善是7700多万江苏人对经济快速发展最直接的感受。环境保护、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一年来,全省的“民生地图”越描越美,呈现出更多新“坐标”。这些成果的取得,也离不开省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功劳。

今年入夏,持续的高温让企业职工、特别是在室外作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然而,与近年来不断上涨的物价相比,职工的“高温津贴”标准却一直在2007年的水平原地踏步。省政协在《建议提高企业职工高温津贴标准》的信息中反映了这一情况后,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高度重视,协调有关方面调整了全省企业在岗职工的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将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高温津贴由每人每月120元调整到160元,给奋战在酷暑中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秸杆焚烧等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二次污染的综合影响下,灰霾污染让我省身受其害。环保优先是我省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省领导在讲话中也多次强调,要让“百姓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空气”。为此,省政协及时报送了《关于加强我省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的信息,主动为我省的“蓝天工程”支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严控大气污染源,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和科技支撑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加强监控监管,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并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并被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所吸收采纳:我省将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大立法保障,开展规划编制、重点项目治理、重要功能区生态修复、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等工作,切实增强资金保障能力。今年,全省13个省辖市将形成灰霾监测能力,建立由省各有关部门、各地政府参加的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由分管省长任召集人,统筹协调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民以食为天。触目惊心的“地沟油”、“洗虾粉”、“三聚氰胺”事件,让百姓在困惑“还有什么能吃”的同时,也对当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水平和效率提出了质疑。为此,省政协根据委员们的调研报告,编报了《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效率》的信息,不仅分析了目前我省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解决办法:加强整合,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利用社会资源,推进社会检测机构合作参与;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检验检测能力,配套完善人员、技术、设备等软硬件检测条件。省领导阅后,指示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完善我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切实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和效率。

《建立企业退休职工持独生子女证父母一次性奖励长效机制》、《多措并举  提高企业普通员工收入水平》、《完善后续管理  确保我省住房保障健康有序运行》、《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加快制定我省医疗纠纷处理条例立法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一年来,省政协围绕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上报了十余条社情民意信息,为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雨绸缪,为促进和谐出力

“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予以关注,并研究采取措施,指导、督促各地切实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管,杜绝建设工程安全隐患。”省领导在了解到信息《重视商品混凝土中的“三聚氰胺”现象》反映的问题后,作了重要批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商品混凝土因其质量高且稳定,可缩短工期,减少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有利于保护环境而受到施工单位的普遍欢迎,但一些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在商品混凝土中掺和粉煤灰,易引发“短命建筑”,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省政协以信息的形式将这一情况向省领导作了反映,并建议组织力量,系统认证混凝土掺和粉煤灰问题;增加检测环节、增强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等措施,还建设单位和最终受用人以知情权,为预防建筑安全事故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情民意信息具有工作灵活、快捷的特点。省政协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及时捕捉那些影响社会和谐的潜在问题,协助党委政府及早发现、有效化解,做到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有效地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今年7月1日开通运行的沪宁高铁,为“虹吸现象”这一物理名词注入了经济学内涵:伴随列车飞驰,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发展要求,城市间的发展梯度落差,会产生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单向转移的“虹吸效应”。如果不能系统思考、整体设计,就有可能会“肥水流了外人田”,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这一现象,省政协上报了《关注城际铁路开通带来的“虹吸效应”》的信息,为走进高铁时代的江苏发出警示:要尽早对城际铁路通车带来的“虹吸效应”进行预判性研究,制定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规划;完善城铁与城内公交换乘枢纽体系,实现沿线城市大型公共设施资源的整合;改变传统人才资源观念,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科学应对长三角房地产一体化的趋势……一条条真知灼见,为我省经济发展转变观念,在“反虹吸”中创造新的发展优势理清思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加快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提案者】

致公党江苏省委

【案 由】

近年来,我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产业转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三成,新能源、新医药、新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速明显。我省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但同时,我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建 议】

1、加强经费管理,充分发挥科技三项经费效能。一是合理分配科研经费,给予众多发展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多扶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规范执行经费预算,围绕各地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项目报告和创新成果为依据拨付经费,建立定期的经费使用评估与反馈调整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经费监控。三是提高经费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向公众公开。

2、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积极促进应用类成果产业化。一是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既重视立项前的预算评估,更要重视立项后的绩效评估,改变现有评审机制中存在的指标虚化、科技成果鉴定走形式的问题。二是积极培育社会化的项目评审机构。在组织具体的评审组和委员会时,除了随机原则外,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加以搭配,比如学科构成、年龄构成等,使结构更加合理。专家的资格方面还应设立一些限制条件,如年龄、健康状况、近几年学术活跃状况等。尽量减少项目评审过程中出现的“权威”因素,加强监督力度,确保评审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3、完善高校——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长期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实现项目合作向战略合作转移、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转移、被动成果转化向主动成果转化转移、校企合作向相互融合转移。积极为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支持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引进科技项目和技术、帮助企业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培育相应的中介机构,适时了解市场有什么需求,企业有什么需求,据此引导高校调整研究方向,或者根据高校科研项目寻找相适应的生产渠道。为促进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对企业投向教育界的研发资金给以税收方面的政策优惠。

4、整合高校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一是建立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促进平台,建立政府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沟通交流机制,及时交流沟通产学研合作情况和信息,协调解决产学研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建立高校与地方合作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和发布高校科研成果与高层次人才和企业产品开发等技术需求,畅通供需双方的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协作网的作用,实现高校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本。三是鼓励高校到各省辖市有针对性地为当地企业服务。高校要像招商引资一样,广泛宣传、推介自己的科技成果和科研实力。

 

 

加快发展我省城市生态旅游

【反映人】

民盟扬州市委

【建  议】

城市生态旅游是基于城市范围内、以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以低碳旅游为内涵的一种城市生态旅游方式。我省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配套环境良好,具备较好的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

1、科学制定全省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将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纳入城市更新规划的理念中。引入多行业、多部门、多区域联动机制,共同制定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着眼我省各城市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资源现状,提出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并与当地近期、中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综合考虑城市内部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持续动力。 

2、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城市生态旅游整体水平。查找每个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 “短板”和“瓶颈”,在整个周边区域的大框架下设置生态旅游景点和项目,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加强精品旅游景点的资源组合,跨区域联动开发特色生态旅游。加强城市间的信息共享、市场互动、资源互补,促进全省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生态旅游基础功能。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淘汰落后生产企业。加快发展城市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商贸流通、技能培训、中介服务等低能耗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

4、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增强城市生态旅游保护意识。制定低碳生活标准,编写低碳旅游手册,引导城市居民和旅游者追求低碳品质生活,把低碳旅游作为城市生态旅游的新内涵。开展城市生态旅游绿色服务,从服务设计、耗材、产品、营销、消费等各个环节着手节能、降排和减污,以达到旅游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

5、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城市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出台我省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指导性意见和地方性政策法规,规定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低碳生态旅游的行业标准。规范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立项、规划设计、方案评审、施工验收、运营监督。建立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激励政策,确保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

 

 

支持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反映人】

民盟江苏省委

【建  议】

1、鼓励有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农业园区建设。以培育适合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园区企业集团、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园区标准化生产基地为目标,积极帮助龙头企业申报项目;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品。

2、积极探索园区土地使用方式。园区建设调整土地,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由企业与农户协商确定土地流转形式以及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加快建立以粮食实物为参照的土地流转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园区企业通过对区内建设用地整理形成的耕地,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认定后,可置换同等数量建设用地。通过置换与折抵而来的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用于其他开发项目建设并免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对园区所需的种植、养殖生产和辅助设施用地,视同农业用地;加工、仓储等单体设施用地要办理农业建设用地手续,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禁止以园区建设为名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参照科技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给予每个农业园区一次性补贴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要尽量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对园区龙头企业新建或改造的项目,要积极争取国家立项,通过无偿、有偿借款或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支持。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及农业专利成果的园区龙头企业,可申请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提高对园区的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入园龙头企业建立融资担保公司。

4、积极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允许科技人员通过承包和入股的方式参与园区建设与管理,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重奖对技术成果研究、推广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企业家,鼓励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到现代农业园区建功立业。对机关和城市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园区工作的,可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

 

 

金坛市建立政协建议办理反馈机制  

为更好发挥政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金坛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政协建议办理反馈机制,把市委办、市政府办年终向市政协主席会议通报年度政协建议办理情况常态化、制度化,使政协建议的办理落实由“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增强了承办单位的责任感,大大提高了政协履职成果的转化实效。2010年,金坛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建议报告3篇、社情民意信息16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每份建议均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吸收到具体工作中。市政协提出的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整顿瓶装液化气市场等建议都得到了较好落实,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陈政  王美英)

 

 

如东县政协举办企业家沙龙

近日,如东县政协举办了以“确立科学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企业家沙龙活动,为基层政协创新履职又谱新篇。在新形势下,工业经济作为支撑如东发展的主体经济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广大中小企业怎样切实把转方式、促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科学途径?地方政府如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地方经济科学发展有机合?活动中,来自化工农药、医疗器械、石油机械等行业的企业家们围绕以上问题畅所欲言。“求创新、寻合作、揽人才”是交流发言中的关键词。如东县委主要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热情洋溢地为企业家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传递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并积极鼓励全县广大企业家们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发展信心,共创如东美好明天。整个活动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愉快的气氛,企业家们对此次沙龙活动非常满意,认为沙龙活动形式宽松自由,主题明确,促进了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如东整体经济竞争力。(李 智)

 

东台市政协加强委组工作 

2010年,东台市政协紧紧围绕加强委组效能建设目标,积极发挥专门委员会和市直工作组、镇联络组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委组的活动质量和履职水平。一是及时调整委组,加强业务培训。上半年,市政协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的实际,及时调整了各镇联络组和市直工作组。同时,对一些界别进行了合并。专题召开培训会,对各界别牵头人、委组负责人进行业务辅导。二是围绕工作大局,积极咨政建言。年初,市政协将市里全年的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分解到市直9个工作组和东台镇委员联络组,组织委员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视察评议,并及时与实施单位沟通,有力促进相关部门工作效能的提高。三是彰显界别特色,发挥行业优势。市政协经科委充分发挥经济、科技界委员的优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主办了经济转型升级咨政会、科学谋划“十二五”座谈会,提出的许多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开展竞赛活动,促进创先争优。市政协在全体委员中开展以为全市发展献一良策、为本系统本单位工作解一难题、为所在社区群众做一件好事为内容的“三个一”竞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委员们累计为全市发展献良策400余条,为本部门本单位解决难题300多个,为社区群众做好事500余件。“三个一”竞赛活动,将委员们献计与出力结合起来,将干好本职工作与履行政协职能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委员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积极履职。(祁坤阳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