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明(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
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强、破坏性显著,应急管理过程复杂,处置不当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建议:一是更新管理理念,把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常态化管理。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中长期应急管理战略规划,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应急管理体制。将行政管理体制式的应急管理体制转变为以事件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事发地政府为处置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主体的职责,积极推动地区之间、军地之间以及专业组织与群众组织、志愿者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实现应急处置工作的联动效应。提高应急管理中心的地位,将其作为应急管理的领导、控制和协调中心。三是完善应急管理预警和处置机制,建立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体系,以应对随时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极端紧迫的情况下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建立高效的指挥体系,提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安全保障等措施。建立监测和动员体系,把潜在应对能力迅速转化为现实能力。明确责任追究机制,加大行政处分和问责力度。四是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及时提供真实有效信息。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传播途径,认真倾听、及时回应网民呼声,避免突发事件扩大化。五是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建立专业化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可借鉴浙江、广东的经验,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学科与专业应急培训基地,尽快解决目前应急管理人才与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六是加强公民应急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提高公众预防、自救能力,引导非政府组织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