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3年 / 第七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3年 / 第七期
发布日期:2013-07-24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特别报道

让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百姓

——省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综述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既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城乡居民公平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疾病,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的指示精神和全年工作安排,今年5月至6月,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南通、扬州等地,就“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6月27日,省政协召开十一届四次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张连珍主席主持会议并讲话。毛伟明副省长到会通报情况,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建议,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省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负责同志先后发言,积极建言献策。

健全体系,让公共卫生服务看得见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重要依托。目前,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基本形成。委员们建议,按照“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公共卫生服务成果,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公共服务网络。同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布局结构,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是委员们关注的另一焦点。委员们建议,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构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全覆盖,最大限度提升服务效能。把目光投向农村、资源倾斜农村,按照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标准,完善设施、配齐设备,组建包括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公共卫生医师、护理人员的全方位、多层次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实行分片包干,对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管理。同时,在城市组建家庭医生队伍,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当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全省居民健康档案是基础。随着我省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和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普及居民健康档案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现有公共卫生服务相对单一,在保障居民健康中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委员们建议,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动员居民自觉参与建档。建设过程中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集约运行,以信息化引领公共服务资源在全省各级层面有序流动,让广大基层百姓真正能够享受“智慧医疗”和高质量服务,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探索新路径。

夯实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关键在人才

  扎实做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目前,我省乡镇卫生院平均拥有医护人员59.2人,每千名农业人口平均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为1.6人,均高于全国水平。但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始终是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瓶颈”。委员们认为,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关键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卫生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委员们建议,对于业务能力强、各方面素质能力优秀的基层卫生从业人员,可以采取破格晋升等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安心留在基层工作。积极开展基层全科医生培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充实优化乡村医生队伍。重视基层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主动为护理人员成长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和机会,逐步解决“重医疗轻护理”的问题。

  积极引导医学教育面向基层、医学人才服务基层,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委员们建议,医学院校要结合基层卫生院的实际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完善课程安排,尽快培育一批胜任岗位要求,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充实到基层医院,尤其要为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补充“新鲜血液”。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各类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中医源于广大基层群众,根基在农村。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支柱,肩负着培训乡村医生、推广中医药的重任。目前,中医药人才流失现象比较普遍。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委员们专门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在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开展了调研,并建议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保障机制、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确保他们安心工作,真正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推动农村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优化考核,更好履行公益服务职能

  乡镇卫生院承担着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重要职责。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由财政承担,有利于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公益属性。在省政协组织的“改善乡村医生工作条件”专题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对于乡镇卫生院更好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有重要影响。为此,委员们建议,合理界定乡镇卫生院的职能定位,引导乡镇卫生院从事业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逐步增加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内容,通过对诊疗数量、诊疗服务辛苦程度评分,以及患者对医生服务满意度指标的考评,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动态完善的医生绩效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改进服务和经费补助相挂钩。按照项目化管理要求,按照“多劳多得、劳酬相当”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资金考核办法,确定资金补助系数,在医务人员的工资组成中,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比重,更好地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实践方式可以多样化。长期以来,我省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本医疗卫生机构直接提供,但仍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服务需求。委员们建议,适度开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吸引更多民营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益,实现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应方式多样化。坚持激励与监管并重,尽快出台民营医疗机构扶持政策的配套细则和操作方法,积极引导民营医疗机构面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化中产生的新市民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相对不足的群体,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发挥特色和专长,弥补公立医疗机构的不足。

朱筱毓

 

建言立论

积极打造

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民革江苏省委

  当前,我省人口管理关系不顺、调控力度偏弱、服务明显不足等问题逐步凸显,不利于人口发展综合决策。需要从省级层面建设全省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具有可共享、交换功能的人口基础信息平台,实现公安、人口计生、民政、卫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金融、房管、规划、统计等多个业务系统相关数据的共享交换,形成全省统一的接口规范标准。建议:

  一、成立“江苏省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由省经信委牵头、相关部门协同,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成立包括信息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开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组,重点负责《江苏省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项目建议书》起草、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培训、技术咨询、系统集成与维护等。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启动省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人口基础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并将其列为省政府重点推进的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除通过省发改委立项编制项目预算外,省财政可每年安排相关部门预算,实行集中使用和管理,主要用于软件开发、硬件配置、人员培训、系统维护等。同时,主动加强与取得成功经验的省市间的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助推我省相关工作的不断开展和完善。

 

加强海外引智推进人才国际化

致公党江苏省委

  近年来,我省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海外人才引进后的服务工作仍然不能适应现实需求,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建议:

  一、对政府资助项目,建立和完善引智绩效评估机制。根据海归创业项目的特点,重点做好人才、项目引进前期评估。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无法顺应市场的要有退出机制。根据中、长期评估结果,确定重点扶持、一般扶持和带动扶持的企业,并进行分类扶持。

  二、加强统筹协调,有效整合资源。放宽对科技入股量的限制,扩大各种专项基金和专家证书发放的规模,帮助留学人员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直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完善风险扶持机制。制定有关资源整合的政策依据和扶持办法,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出台鼓励高校与海外人才企业合作的政策及相应奖励办法,提供知识产权使用、技术转化等方面的中介服务等。

  三、搭建海外人才合作交流平台。平台建设不仅要依附于创业园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更需要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专门的办事机构以及专项资金支持等提供保障,以确保省内海外人才交流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积极保护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对海外人才在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应整合相关专家资源提供智力支持,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对引进重大技术创新的合作人才,要加强审查力度,避免出现知识产权风险和法律风险。

  五、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人才居住发展环境。完善移民“绿卡”制度,简化海外人才往返签证手续,方便创新创业人才生活居住。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体系。建立海外人才创业导师库和优秀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案例库等制度,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培训和导向服务。以国际化标准培养本土人才,完善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制度。

 

切实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治理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乡村治理事关广大农民的福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

  一、农村新社区建设不宜“一刀切”。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大概分为征地拆迁安置型、村庄整合安置型和康居示范型三种类型。征地拆迁安置型往往政策不一,居民长期积怨影响安定;村庄整合安置型大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结合危房改造,合并自然村兴建农村新型社区受到百姓欢迎;康居示范型则多为政绩工程,只能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发挥示范作用。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多种保障机制。目前,不少地区农村仍缺乏相关的环保管理职能部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庭院式养殖还比较普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小区养殖、物业管理,尤其是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的相关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留守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对于农村的长期留守人员(老人、儿童和妇女),当地政府可在市、县妇联的指导和配合下,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把加强对留守人员的管理和关心纳入地方政府议事日程,拿出人力、财力,制订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让关心和保护妇女儿童以及赡养老人在农村蔚然成风。

  四、农村管理机制要因地制宜。对于地少人多、土地贫瘠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把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作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和改进农村管理机制的重点方向。对于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则可把重点放在做好对留守人员的管理和关心上,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活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大力推进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

省工商联

  民间工艺来自基层、源自百姓。为进一步推进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建议:

  一、加强宏观指导,进一步提高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制订区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产业定位和中远期目标,确定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连续性和实效性。加强对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研究,制订出台关于推动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采取建立专项资金、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确保财政对区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投入。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它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二、积极拓展渠道,进一步提高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构建以现代电子商务平台为主、传统营销手段为辅的现代营销网络,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民间工艺品销售代理商和中介经纪人,加强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商业网站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完善区域民间工艺产业电子商务平台。重点瞄准旅游市场、礼品市场、收藏市场等,加强对消费信息的收集和消费心理的研究,开发生产一批文化品位高、工艺水平好、消费受众广、市场前景远的民间工艺产品。

  三、注重集群培育,进一步提高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品牌化程度。以产品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较好、关联度较大的民间工艺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规模企业。按照民间工艺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抓好民间工艺产业创意园区建设,进一步抓好乡镇街道的民间工艺产业特色基地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与业内权威部门联合,建设民间工艺产业教研基地,共同研发推介一批核心品牌项目。

 

微言大义

  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职业化,逐步完成农业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形成“一头牵农户、一头连市场”的规模化农业企业,既能解决农民的就业困难,又能从源头上解决市民“菜篮子”的安全问题。

  ——省政协委员蔡宪沙

  以草业开发支持奶业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农户经济行为,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滩涂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户收入。积极发展滩涂草地生态旅游,促使滩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省政协委员高瑛

  小城镇建设关键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引导,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用好”本地财政资金,“用足”上级扶持资金,“用活”金融部门资金,“用够”社会民间资金,“用巧”经营城市资金。

  ——省政协委员杨文喜

  推进建筑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通过多主体深度融合、多学科深度交叉,集中优势创新资源,成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开展重大基础理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示范引领的协同攻关,制定配套的系列标准和规范,形成具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和品牌。

  ——省政协委员李启明

  学前教育是根基教育,也是民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花大力气协作完成。我省作为经济和教育的发达地区,有能力也有条件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因此,加快推进我省“学前教育条例”的实施进程,是我省的一件民生大事。

  ——省政协委员汤燕雯

  民办高校实施的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而非精英化教育,其本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应该更多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按照实际成本和教学质量及投入多少来核定民办高校学费收费标准,合理分配个人在接受民办高等教育上应承担的部分。

  ——省政协委员吴晓蓓

  研究表明,当家庭发生重大疾病时,可能因为贫困而放弃治疗,或者因为高额的自付费用而陷入贫困。因此,解决医疗弱势群体的大病经费风险分摊问题,必须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医保和救助“一体化”机制。

  ——省政协委员史仁杰

  杜绝当前大医院就诊人满为患问题,最根本的是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构建这样的医疗服务体系最大难题是,尽快培养一大批能胜任基本医疗工作并且能让老百姓信得过的“全科医生”。

  ——省政协委员王水

  大力发展以城市社区为中心、服务功能多样的家庭服务连锁企业或网点;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参与物业管理,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专业化服务;支持社区与家庭服务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社区公共服务机构要开设“家庭服务窗口”,向居民和企业提供家庭服务供求等信息。

  ——省政协委员朱妍

  要重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监督机制建设。既要建立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购买服务环境,又要加强对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资金监督,防患于未然。

  ——省政协委员丘仲辉

  黄河故道是黄河反复夺淮入海、多次决口冲击形成的河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黄河故道沿线最大的后发优势。协调推进黄河故道沿线综合开发,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开发,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沿线发展的生命线、综合开发的高压线,使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省政协委员李靖华

  矿物质资源毕竟有限,而以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资源是一个可再生的巨大资源宝库。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已成为以消除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化学和化工的重要研究内容。

  ——省政协委员肖国民